[发明专利]一种材料气味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率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78540.6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贺丽丽;陈伊宁;王焰孟;牛丽媛;沈长海;王纳新;熊建民;苏一畅;张然然;曹磊;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总成 气味物质 贡献率 材料气味 组成零件 后续车辆 计算零件 评估 车内 管控 权重 选材 汽车 | ||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气味管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材料气味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率的评估方法,包括:S1、获取零件总成和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的气味物质及气味物质的浓度;S2、计算零件总成和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中各种气味物质的强度;S3、计算各种气味物质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的权重;S4、针对每种气味物质,分别计算各材料对于所述气味物质的气味贡献率;S5、计算各材料对于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本发明可以定量的描述各材料对于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精确的描述了各材料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由此可知各材料的整改顺序,指明了改善车内气味的整改方向,也可以为后续车辆的零件选材提供指导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气味管控领域,提供了一种材料气味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率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据J.D.POWER调查发现:“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成为2015-2016年中国新车质量最严重的问题。目前,消费者和媒体对车内气味的关注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整车厂为应对消费者抱怨或投诉,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整车进行气味进行整改。
众所周知,整车是由多个零件总成组成的,对整车进行气味整改首先要先对零件总成进行气味整改,而每个零件总成又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对零件总成进行气味整改,首先要评判每种材料气味是否合格或评判每种材料对零件总成气味的贡献率大小,找对整改方向。
目前,业内对每种材料是否合格是有一套评价方法的,即把一定量的样品放气味瓶中,在设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后,五个人分别打分取平均值,然后四舍五入,取最终值。每个数值之间有半级差别,如:3级、3.5级和4级等。采用此种方法评判结果不仅与个人的喜好和工作类别等有很大关系,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此种测试方法的材料取样面积大小一致,某种材料的气味测试结果等级虽然高,但是当它在零部件中使用面积较小时,其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是小的,该方法有可能会误导整改方向,同时该方法仅能对材料气味是否合格做出评判,对气味性等级差别大的材料好区分,对气味性等级差别不大的材料很难区分,无法对每种材料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做出评价。目前,如何评估每种材料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还是业界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材料气味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率的评估方法,旨在定量的评估每种材料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精确的描述了各材料对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大小,准确的指明了改善车内气味的整改方向,也为后续车辆的零件选材提供了指导方向。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材料气味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率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零件总成及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的气味物质及气味物质的浓度;
S2、计算零件总成和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中各种气味物质的强度;
S3、计算各种气味物质对零件总成气味贡献的权重;
S4、针对每种气味物质,分别计算出各种材料对于所述气味物质的气味贡献率;
S5、计算各材料对于零件总成的气味贡献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对零件总成上的各材料进行取样,将样品分别放入大小适中且体积相同的测试袋一中,且将零件总成放入大小适中的测试袋二中;零件的取样方法和测试袋的大小可参考各公司相关企业标准。
S12、将装有材料样品的测试袋一及装有零件总成的测试袋二在设定温度下烘烤设定时长,烘烤完毕后,对测试袋中的气体进行采集;
S13、对采集到的零件总成及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的气体进行GC-O-MS测试和十八醛酮测试,从而获得零件总成和组成零件总成的各材料的气味物质浓度;
S14、修正材料中各种气味物质的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78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全面探伤的管棒类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