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超声螺栓预紧力测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66580.9 | 申请日: | 201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清超;袁博;孙伟;李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超声 螺栓 预紧力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超声螺栓预紧力测试系统。本发明实现多通道发射与接收,实现激励信号的优化处理,实现超声探头的固定与实时监测,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本发明通过对通道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单个信号输出口控制8个通道的智能螺栓预紧力测试,大大节省了成本和空间;同时利用信号优化处理模块,输出最佳激励波形;为了实现预紧力的实时监测,设计了探头固定装置,使超声探头能够稳定的发射与接收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预紧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多通道超声螺栓预紧力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螺栓作为常用的连接件,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施加于其上的轴向预紧力对它的性能、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螺栓常常以螺栓组的方式出现,往往表现出弹性相互作用的特性。对多个螺栓内部的应力测量,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结合面受力的均匀性,优化栓接结构尺寸和质量。因此,实时准确地测量螺栓组的预紧力情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基于压电的智能结构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扭矩扳手法通过控制输入扭矩控制螺栓预紧力;王涛等设计了基于压电时间反演的螺栓预紧力传感器,通过检测连接界面的状态来反映预紧力的大小;李文波等设计了一种通过电磁超声的方式进行预紧力测量的方法。但以上研究均为单通道预紧力测试,对螺栓组的预紧力测试存在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对螺栓组的预紧力测试存在局限性的问题,以及为了满足不同型号的螺栓需要不同最佳激励信号,同时需要实现超声探头的固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超声螺栓预紧力测试系统。本发明通过通道控制器,实现了智能螺栓的多通道发射;能够针对不同型号、不同材料的螺栓,实现了激励信号的优化处理,减少频散效应的影响;设计特定的探头固定装置,实现超声信号的实时监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多通道超声螺栓预紧力测试系统,包括多通道信号发射接收模块、信号优化处理模块和探头固定装置;
所述的多通道信号发射接收模块,包括PC端、STM32F4、FPGA、DA模块、通道控制器、智能螺栓和示波器;多通道信号发射接收模块以PC端为控制中心,通过RS232与STM32F4进行串口通信,STM32F4通过总线控制FGPA,利用DA模块进行波形输出;输出波形通过BNC线与通道控制器连接,控制8个通道的激励波形激励相应的智能螺栓;将智能螺栓产生的信号通过高频信号线与示波器连接,示波器与PC端用网线连接;通道控制器将连续发射的单通道信号通过逻辑门控制,分段成8个通道,产生8个通道的信号激励;
所述的信号优化处理模块,包括产生初始波形群体、计算波形群体中所有个体适应度值、选取群体中适应度值高的个体、交叉操作、变异操作、迭代终止判断;信号优化处理模块采用遗传算法建立波形群体,通过计算波形群体的适应值,进行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当满足条件准则时,确定出该型号、该材料所对应的最佳激励波形;
所述的探头固定装置,包括探头固定件、螺栓固定件、紧固螺钉A、紧固螺钉B;探头固定装置以被测螺栓为基体,通过紧固螺钉A将螺栓固定件与被测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在螺栓固定件上放置探头固定件,通过左右两个紧固螺钉B,将其进行连接固定;利用探头固定件上方的螺纹将超声探头旋紧固定,探针通过探头固定件的中心孔与智能螺栓的压电晶片接触,进行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本发明的实施步骤为:
1)多通道信号发射接收模块,以labview为控制核心,联合STM32F4+FPGA模块与DA模块输出单通道波形,通过通道控制器的逻辑门控制,如图2所示,将单通道的8个信号拆分成8个通道的信号,实现8通道的超声螺栓预紧力监测;
2)通过8个探头固定装置(如图3),将超声探头通过螺纹的形式与探头固定装置进行连接,实现了稳定的信号发射与接收以及实时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6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