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腔塑件司筒反冲限位的防拉白注塑模具顶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61912.4 | 申请日: | 2018-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9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9/36 | 分类号: | B29C39/36;B29C39/26;B29C39/02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 地址: | 31203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腔塑件司筒 反冲 限位 防拉白 注塑 模具 装置 | ||
1.一种深腔塑件司筒反冲限位的防拉白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结构包括:插销孔槽(1)、注塑槽(2)、气路管(3)、基座(4)、顶出槽(5)、顶针司筒柱(6)、方壳(7),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司筒柱(6)的底部插嵌在基座(4)的顶面上,所述顶针司筒柱(6)的簧柱嵌套于顶出槽(5)的内部,所述顶出槽(5)的底面紧贴于基座(4)的顶面上,所述方壳(7)与注塑槽(2)焊接成一体,所述注塑槽(2)安设在顶出槽(5)的顶部上,所述插销孔槽(1)设有四个并且分别嵌套于方壳(7)四个边角的内部,所述气路管(3)插嵌在顶出槽(5)的右侧并且与顶针司筒柱(6)的底端相互贯通,所述顶针司筒柱(6)的顶端插嵌在注塑槽(2)的内部;
所述顶针司筒柱(6)设有顶针通杆(61)、吸盘座(62)、限位弧板(63)、套筒(64)、三岔管支架(65)、承压凹槽(66)、扭簧柱(67)、管腔底座(68);
所述吸盘座(62)嵌套于顶针通杆(61)的顶部并且相互贯通,所述限位弧板(63)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安设在套筒(64)顶部内的左右两侧,所述顶针通杆(61)插嵌在套筒(64)的顶部上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套筒(64)的底部与承压凹槽(66)扣合在一起,所述承压凹槽(66)与管腔底座(68)分别焊接在扭簧柱(67)的上下两端,所述承压凹槽(66)通过扭簧柱(67)与管腔底座(68)活动连接,所述顶针通杆(61)的底端通过三岔管支架(65)与套筒(64)机械连接,所述三岔管支架(65)与限位弧板(6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管腔底座(68)的管道通过套筒(64)的通道与顶针通杆(61)的气管相互贯通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扭簧柱(67)嵌套于顶出槽(5)的内部,所述管腔底座(68)插嵌在基座(4)的顶面上,所述顶针通杆(61)插嵌在注塑槽(2)的内部;
所述吸盘座(62)由透气膜(621)、分管输气槽(622)、弧形托台(623)、滚轴轮(624)组成,所述透气膜(621)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 分管输气槽(622)的槽口上,所述分管输气槽(622)与弧形托台(623)为一体结构,所述弧形托台(623)的底部与滚轴轮(624)的轴心机械连接,所述分管输气槽(622)的底部与顶针通杆(61)的气管相互贯通,所述滚轴轮(624)嵌套于顶针通杆(61)的顶部上;
所述三岔管支架(65)由夹扣块(651)、半球卡块(652)、三岔阀芯(653)、边侧弧管(654)、伸缩槽节环(655)组成,所述半球卡块(65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焊接在夹扣块(651)的左右两侧,所述三岔阀芯(653)安设在夹扣块(651)的底部下,所述边侧弧管(654)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三岔阀芯(653)的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槽节环(655)安装于三岔阀芯(653)的底部,所述伸缩槽节环(655)嵌套于顶针通杆(61)的底端下,所述夹扣块(651)通过半球卡块(652)与限位弧板(63)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腔塑件司筒反冲限位的防拉白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岔阀芯(653)由阀芯框盘(6531)、纵径细管(6532)、瓣膜透气孔(6533)、三岔管槽(6534)组成,所述纵径细管(6532)的底端插嵌在三岔管槽(6534)顶槽的内部,所述纵径细管(6532)、瓣膜透气孔(6533)、三岔管槽(6534)均安装于阀芯框盘(6531)的内部,所述纵径细管(6532)底端的两侧通过瓣膜透气孔(6533)与三岔管槽(6534)顶部的两侧相互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腔塑件司筒反冲限位的防拉白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岔管槽(6534)为T字形三通管道结构,所述套筒(64)顶部的通道通过三岔管槽(6534)与顶针通杆(61)底部的气管嵌套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墙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619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制品制造用修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联轴器脱模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