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间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52803.6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靳玮;韩春磊;岳国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1/04;E03C1/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014035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位传感器 出水口 储水箱 排水口 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 过滤系统 沉淀池 洗漱池 淋浴 卫生间 洗衣机 初级过滤池 电磁阀连接 生物脱氮池 污水利用率 冲洗马桶 管路连接 马桶水箱 水箱连接 依次连接 中水系统 控制器 中水池 马桶 过滤 排水 水资源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生间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第一储水箱,其分别与洗漱池的排水口、淋浴的排水口、洗衣机的排水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储水箱,其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马桶的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中水过滤系统连接;第一水位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箱中;第二水位传感器,其设置在马桶水箱中;所述中水过滤系统依次连接有初级过滤池、第一沉淀池、pH调节池、生物脱氮池接、第二沉淀池、中水池;控制器,其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电磁阀连接。本发明将洗漱池、淋浴、洗衣机的排水过滤后进行冲洗马桶和汇入中水系统,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污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水技术领域,特别是卫生间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卫生间内的用水设备或装置,包括洗漱池、洗衣机、淋浴喷头、抽水马桶等,因此而产生的洗漱用水、洗衣用水、洗澡用水等大量生活用水一般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除的,而马桶的水是直接用清水冲洗,水资源浪费极其严重。很多家庭为了节约用水,会使用水桶等容器将洗漱用水、洗衣用水及洗菜用水等生活用水存储,用作冲洗厕所。但是这些生活污水长期囤在水桶中,一方面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污染空气,影响健康;另一方面也占用地方,极不方便。现有技术中家用卫生间水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普遍操作复杂,污水净化率不高;
2、污水利用率不高,仅仅用于冲马桶;
3、卫生间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洗涤剂等化学成分,现有污水处理没有经过去除污水中化学成分的步骤,导致污水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全面回收卫生间生活用水的家用卫生间节水系统。
针对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卫生间生活污水再利用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箱,其设置在地面以下,且上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分别与洗漱池的排水口、淋浴的排水口、洗衣机的排水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储水箱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置过滤网层、活性炭层和石英层;
第二储水箱,其设置在地面以下,所述第二储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储水箱连接,该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将所述第一储水箱内的水泵送到所述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上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马桶的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中水过滤系统连接;
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
第一水位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水箱中,用于感测所述第二储水箱的水位值;
第二水位传感器,其设置在马桶水箱中,用于感测马桶水箱内的水位值;
所述中水过滤系统包括:
初级过滤池,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初级过滤池内设置有纳米磁粉投放装置;
第一沉淀池,其与所述初级过滤池的出水口连接,
pH调节池,其与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pH调节池上方设置有酸液进料口和碱液进料口;
生物脱氮池,其与所述pH调节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生物脱氮池通过生物活性反应过程,将废水中的硝酸盐氮分解转化,从而去除硝酸盐氮;
第二沉淀池,其与所述生物脱氮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将废水中的剩余不溶物质全部除去;
中水池,其与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2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的多层杀菌充氧式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