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源异构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跨链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50497.2 | 申请日: | 2018-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复昌;葛睿;孟凡胜;庄钊;王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6;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源 异构链网 融合 新型 区块 链跨链 方法 | ||
1.一种同源异构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跨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让各个区块链采用相同的主网底层协议,可实现区块链数据的主网映射和迁移;在主网层面可实现对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方式和价值交换的选择,以及将映射结果进行复式验证,在可重组的主网数据平台上进行各类最小化属性的交换重组,再将跨链结果反馈回对方区块链系统;
具体步骤如下:
S1、用户根据需求从区块链中选择相应功能服务
(1) 区块链层是由区块链技术平台重组现有的相同大小的、不同功能的功能块,不同的功能模块属于不同的区块链,不同区块链之间可以通过所在区块链的加密方式和共识机制进行数据的解封和存证,所述的共识机制为TPS为1的POW共识机制或TPS为300的POD共识机制;
(2)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区块链技术平台上选择需要的功能块;
S2、初始化用户节点的主网层和区块链层
(1) 区块链技术平台将用户节点的主网层进行初始化,得到其中的节点个数;
(2) 区块链技术平台将用户节点的区块链层进行初始化,得到区块链层的功能块类型及功能块个数,功能块即为不同的共识机制;
S3、对用户选择的功能块进行三次封装
(1) 在用户选择功能块后,区块链技术平台对此功能块进行一次封装;
(2) 然后主网层是固定不变的,对主网层进行一次封装;
(3) 然后将区块链层选择好的功能块与主网层,封装到一起进行一次封装,到目前累计封装三次;
S4、输入区块链数据及解密封装
(1)用户将需要传输的区块链数据上传到区块链技术平台上;
(2)区块链技术平台对上述区块链数据进行非对称解密;
(3)然后区块链技术平台再将解密好的数据传到用户节点的数据层;
(4)用户节点的数据层在接收到解密好的数据后,对其进行一次封装,到目前为止用户节点的数据层、区块链层和主网层共被封装4次;
(5)然后用户节点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这三层一起再次进行一次封装,到目前为止共封装5次,数据封装完成;
S5、更改共识机制类型与无缝跨链数据传输
(1) 首先判断用户选择的功能块中的共识机制类型是否与服务商提供的共识机制类型相同,并且将用户节点共识机制的TPS值与服务商节点共识机制的TPS值求平均值,得出的TPS平均值作为传输时的TPS值;
(2) 如果相同,则用户的数据与服务商的数据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因为它们同属于同一个主网层底层协议,进行跨链传输时,相当于实现零跨链传输;
(3) 如果不相同,则区块链技术平台会将用户节点的共识机制类型直接转换成服务商节点的共识机制类型,这样它们的共识机制类型则相同,可以实现零跨链直接传输;
S6、将跨链得到的结果反馈到用户的区块链平台中,跨链结果是一个跨链完成进度100%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源异构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跨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层,区块链层,主网层是三个独立的网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源异构链网融合的新型区块链跨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用户在选择完功能块后,仍然可以根据其最新的需求更改其选择过的功能块,即可以任意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脉领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504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