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复合内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40819.5 | 申请日: | 2018-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回丽丽;叶武平;范金霞;刘代华;贾云香;徐达;吴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E04B1/80;C04B28/04;C04B28/06;C04B38/10;C04B111/28;C04B111/4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张迎新 |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复合 隔墙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复合内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内隔墙板为三明治构造,外层为发泡混凝土,中间层为保温板,外层发泡混凝土将中间层保温板全部包覆,在距离外层发泡混凝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5mm处的发泡混凝土层内部设有一层网格布。本发明的装配式建筑复合内隔墙板结构更坚固,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抗裂效果,具有更小的密度,并充分利用了废弃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建筑复合内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技术相对成熟,但围护结构用部品部件及技术相对滞后,装配式建筑维护结构用的板材材料缺乏,解决围护结构用材料是目前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装配式建筑维护结构用的内隔墙板要满足轻质、隔音、防水、耐火等要求,但目前内隔墙板种类单一。
同时,我国建筑材料正朝着环保节约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发展,充分利用废弃资源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发泡混凝土是一种利废、环保、节能、价格低、性能好的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它和加气混凝土相比,可自然养护硬化,一般不需蒸压,没有加气混凝土蒸压的能耗和庞大的设备投资,生产简单,投资小,并且发泡混凝土能在厂内生产成各种各样的制品,还能现场施工,直接现浇成屋面、地面和墙体,发泡混凝土制品的品种多。现有板材中采用发泡混凝土来做轻质板材的较少,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做发泡混凝土的厂家集中在保温板领域,强度较低;另外,目前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生产工艺复杂,需要采用蒸压方式,耗能高,同时收缩大,防水能力低;搅拌站废渣、尾矿砂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低,应用方式单一。
目前的板材中采用发泡混凝土来做轻质板材的较少,主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做发泡混凝土的厂家集中在保温板领域,强度较低,此外,能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密度不容乐观,另外,部分能满足性能要求的产品,生产工艺复杂,需要采用蒸压方式,耗能高。
因此,有必要解决装配式建筑维护结构用板材市场空缺的问题,提供一种轻质、保温、隔音、耐火等优质性能的隔墙板;并充分利用搅拌站废渣、尾矿砂固体废弃物,保护环境,利用资源,提升发泡混凝土的性能,做到轻质高强,满足维护结构用板材强度和密度的平衡问题,同时使产品生产方式简单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复合内隔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内隔墙为三明治构造,外层为发泡混凝土,中间层为保温板,外层发泡混凝土将中间层保温板全部包覆,在距离外层发泡混凝土的上表面和下表面5mm处的发泡混凝土层内部分别设有一层网格布。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内隔墙板宽度方向上,所述保温板离外层发泡混凝土端部外表面的距离为10-20cm。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布的网孔为5mm-10mm。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具有n个凹槽,保温板上表面具有n+1的凹槽,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凹槽在保温板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均匀分布。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可为矩形、梯形或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的下表面具有1个凹槽,位于保温板下表面的中间位置;保温板上表面具有2个凹槽,位于基于上表面凹槽两侧相对称的位置,优选2个凹槽距离保温板端部距离为10cm。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为1-2cm。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的复合内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内隔墙板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第一端面上具有贯穿整个长度方向的凸起结构,第二端面上贯穿整个长度方向上的凹槽结构,所述凸起和凹槽为可以相互形成榫卯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40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重自恢复能力的耗能剪力墙
- 下一篇:带有隔热夹芯板的砖混结构墙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