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O2 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9435.1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让;刘爱华;徐翠翠;刘剑利;陶卫东;常文之;张艳松;吕才山;郝国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54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一种SO2吸收剂及吸收SO2的方法,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SO2吸收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二异丙醇胺10%‑30%,复配组分10%‑25%,余量为水;所述复配组分为2‑氨基‑2‑甲基‑1‑丙醇、二乙基乙醇胺或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所述的SO2吸收剂,成本低,SO2吸收率高,吸收后尾气中SO2在30mg/m3以下,可以直接排放大气;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工艺简单、能耗低、经济环保、无二次污染的吸收SO2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O2吸收剂及吸收SO2的方法,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O2是最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最主要原因。SO2可破坏植物的生理机能,减缓农作物及森林生长,人体吸入较高浓度SO2气体,会对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SO2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治理技术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SO2排放造成了我国40%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危害,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高达1100亿元。按照目前的排放控制水平,到2020年石油炼制工业排放的SO2将达126993t/a。因此,控制污染、减少SO2排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工业发达国家对硫排放要求非常严格,美国联邦政府环境保护局法规规定石油炼制工业加热炉烟气、硫磺尾气和催化裂化再生烟气SO2排放浓度限值为50ppm(v),约折合143mg/m3。
根据国家《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的要求,2017年7月1日起我国硫磺装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二氧化硫将执行小于400mg/Nm3,特别地区执行小于100mg/Nm3。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开发新型工艺有效降低SO2排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世界各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脱硫技术,至今脱硫技术已达200多种,主要的方法有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干法脱硫、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电子束法脱硫等多种脱硫工艺。
目前工业应用的脱硫技术中,湿法脱硫最普遍,特别是石灰石/石膏法,该方法虽然脱硫率高,吸收剂价廉易得,但是耗水量大,运行中有废水排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在一些地方比较困难,脱硫副产品石膏大多闲置堆放,形成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废弃物,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又造成二次污染。溶剂可再生的湿法脱硫技术通过脱硫剂的再生和循环使用,可以生成高浓度的SO2,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但还存在SO2吸收效率低,能耗高,成本大、工艺不成熟等缺点。MDEA作为吸收剂,主要作用是用来吸收气体中的H2S,然后将其解析再生出来回收利用,但MDEA不能用于吸收SO2,主要原因是SO2与MDEA的结合是不可逆反应,难以再生,并且吸收后会使溶剂中盐类含量升高,出现发泡和腐蚀现象。
CN103908872公开了一种从工业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的吸收剂及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哌嗪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在搅拌状态下加入环氧乙烷反应;再将所得的反应产物与硼酸进行反应,得到有机胺盐;最后将有机胺盐溶于水制成胺盐水溶液即得到吸收剂;其吸收方法是将吸收剂与含有二氧化硫气体的气流逆流接触,使二氧化硫溶于吸收剂而除去二氧化硫,同时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与蒸汽接触得到再生从而可循环使用。该方法制备的脱硫剂易发泡,抗波动性能差,并且工业运行中损失大,不能满足现有排放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9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