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助老助残多功能伺服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37144.9 | 申请日: | 2018-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 发明(设计)人: | 许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征文 |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助残 多功能 伺服 | ||
1.一种人工智能助老助残多功能伺服车,包括底座系统、定位导航系统、计算机嵌入系统、陀螺仪平衡系统、传感器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为“拱桥形”结构框架,底座(10)桥面框架(16)左右两侧与支撑框架A(2)、支撑框架B(17)刚接,支撑框架B(17)宽度大于支撑框架A(2);支撑框架A(2)、支撑框架B(17)底部安装有差速脚轮(1)或万向脚轮,支撑框架A(2)、支撑框架B(17)一侧与可伸缩边梁(9)连接;连接部为转角枢轴(7),转角枢轴(7)与转角电机A(3)连接,作用于可伸缩边梁(9)横向转动;可伸缩边梁(9)上部安装有折叠脚踏板(8),底部安装有万向脚轮A(11)和万向脚轮B(12),万向脚轮A(11)和万向脚轮B(12)支撑部设置有平衡传感器(121);底座(10)桥面框架(16)上部为设备保护箱(40);底座(10)桥面框架(16)居中部为升降系统设备(70),升降系统设备(70)包括竖立的固定立臂A(18)和固定立臂B(19)刚接,固定立臂A(18)和固定立臂B(19)分别套接或内置滑动立臂A(23)和滑动立臂B(24),滑动立臂A(23)和滑动立臂B(24)底部与连接架(103)刚接,连接架(103)与电动推杆A(104)连接,电动推杆A(104)作用于滑动立臂A(23)和滑动立臂B(24)上下移动;滑动立臂A(23)和滑动立臂B(24)顶端安装一个或两侧各安装一个蜗轮蜗杆减速电机(22),两侧的两个蜗轮蜗杆减速电机(22)连接在一根同心轴(26)上,同心轴(26)居中部与升降臂A(35)后端连接,连接部安装有电磁制动器(21)或双向荆爪齿合器;升降臂A(35)前端设置有横向旋转枢轴(6),横向旋转枢轴(6)与伸缩臂(32)连接,伸缩臂(32)与升降臂B(36)后端连接,升降臂B(36)上部设置有固定销轴(37),固定销轴(37)连接电动推杆B(38)底部;升降臂B(36)下部设置有附件连接器(50),升降臂B(36)前端为梯形角度调整器(41),梯形角度调整器(41)底端的枢轴F(42)与升降臂B(36)连接;梯形角度调整器(41)上方的枢轴B(39)与电动推杆B(38)伸缩臂连接,连接部为带有弯度的拐角架(45),电动推杆B(38)作用于梯形角度调整器(41)和身体保护框架(30)整体纵向180°旋转;梯形角度调整器(41)刚接横向旋转枢轴(44),横向旋转枢轴(44)与连接轴(43)铰接,作用于身体保护框架(30)横向180°旋转;身体保护框架(30)为从身体前边抱箍住腰部、臀部的立体半圆形结构、可以纵向、横向转动的智能化机械仿生框架;身体保护框架(30)由主体框架(84)、臂板角度调整器(83)功能臂板(87)气囊键臂(100)连接组成;主体框架(84)为“马鞍形”框架,居中部外侧与升降臂(20)连接,并安装有陀螺仪(101);主体框架(84)内侧为臂板角度调整器(83),臂板角度调整器(83)与中心轴(99)连接,中心轴(99)两侧连接功能臂板(87);功能臂板(87)为一弧形臂板;功能臂板(87)居中部与主体框架(84)两侧缺口处的臂板枢轴(86)铰接;功能臂板(87)另一端与气囊键臂(100)连接,连接部为三联枢轴(90),三联枢轴(90)分别固定键臂枢轴A(93)和键臂枢轴B(95);键臂枢轴A(93)安装有转角电机C(94)并与键形臂板A组(132)连接,作用于键形臂板A组(132)整体转动;键臂枢轴B(95)安装有转角电机D(96),并与键形臂板B组(131)连接,作用于键形臂板B组(131)整体转动;键形臂板A组(132)和键形臂板B组(131)交互向内转动,逐步抱箍住躯体肩背部和臀部;主体框架(84)底部为安装有传感器的臀部固定器(60),作用于臀部托举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智能助老助残多功能伺服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键形臂板A组(132)和键形臂板B组(131)为由多个安装有气囊架(91),气囊(97)和键臂传感器(92)的键形臂板(89)组成的气囊键臂(100)的组合体;键形臂板A组(132)从身体两侧逐步向肩背部、臀部伸展紧锁,通过键臂传感器(92)的感应信号,膨胀气囊(97),垫起躯体;随之键形臂板B组(131)利用键形臂板A组(132)垫起躯体的空隙跟进插入,进一步向肩背部、臀部伸展紧锁,通过键臂传感器(92)的感应信号,膨胀气囊(97),进一步垫起、抱箍躯体,键形臂板B组(131)再次跟进插入,二个组合体交互循环跟进插入作业,直至将身体箍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征文,未经许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371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