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及其排放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024155.3 | 申请日: | 2018-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3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明;闫辉;程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00 | 分类号: | B30B15/00;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毛雨田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内饰件 液压机 废气 排放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高速动车组列车内饰件液压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及其排放工艺,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上侧和上横梁的下侧通过四组对称设置的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板,所述上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和滑块的上侧对称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滑动套接在导向板之间,所述滑块的下侧通过第一隔热板和加热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下侧和模具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侧面和模具的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所述上横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储气箱,所述第一储气箱的进气口和第一吸气泵的输出端套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动车组列车内饰件液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的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当高速动车组列车内饰件液压机热压纸蜂窝板材料时,其中的粘接剂将会释放出一种气体,它有刺激性气味,不仅对操作人员有害,而且会在面板表面产生气泡,影响加工质量,应及时排除。所以在高速动车组列车内饰件液压机在热压工艺中,需要增添废气排放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及其排放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纸蜂窝板进行热压成形时,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且气体不及时排出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上侧和上横梁的下侧通过四组对称设置的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板,所述上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一端和滑块的上侧对称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侧壁滑动套接在导向板之间,所述滑块的下侧通过第一隔热板和加热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下侧和模具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的侧面和模具的侧面均对称设置有第二隔热板,所述上横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储气箱,所述第一储气箱的进气口和第一吸气泵的输出端套接,所述第一吸气泵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气管和伸缩塑料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伸缩塑料管的下端和第二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进气端对称贯穿设置在第二隔热板的一侧,所述下横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储气箱,所述第二储气箱的进气口和第二吸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吸气泵的输入端和第三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气管分别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四气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四气管的上端对称设置在导向板的下方,所述下横梁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垂直长度比立柱的垂直长度短。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热板的上端和第一隔热板的下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贯穿套接在上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管分别贯穿套接在滑块、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上,所述第二气管的进气端分别和模具的排气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三气管和第四气管均套接在下横梁内,所述第四气管的上端贯穿套接在下横梁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气箱的一侧和第二储气箱的一侧均设置有出气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动车组内饰件液压机废气排放装置的排放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纸蜂窝板原材料按照加工要求放置在支撑板上;
S2、启动装置,油缸控制模具下压,模具压在纸蜂窝板上,加热板加热,模具温度升高,纸蜂窝板表面发生形变,并产生废气;
S3、模具对纸蜂窝板热压1-2秒后,油缸控制模具上移,和纸蜂窝板分离,第一吸气泵和第二吸气泵同时运行,分别将模具内废气和装置内弥散的废气吸收;
S4、第一吸气泵吸收的废气存储在第一储气箱内,第二吸气泵吸收的废气存储在第二储气箱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海德数控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24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秸秆碎料压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形模式可控的智能结构及其变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