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液环保回收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2592.5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大亚湾亿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罗雄燕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大亚湾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铜废液 沉淀 碱式氯化铜 环保回收 调配罐 零排放 氯离子 蚀刻机 清液 化学沉淀法 碱性蚀刻液 操作流程 废水废物 碱性废液 设备成本 沉淀的 氯化铵 清液泵 蚀刻液 铜离子 压滤机 泥状 气压 酸类 压入 过滤 流出 回收 补充 环保 | ||
一种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液环保回收工艺,其步骤为:回收蚀刻机流出的碱性蚀铜废液,并将碱性蚀铜废液抽至沉淀罐内;在搅拌和气动作用下,往沉淀罐内加入酸类助剂来调节其pH值,得到含有碱式氯化铜沉淀的溶液一;将溶液一压入到气压压滤机内,过滤后得到清液以及泥状的碱式氯化铜沉淀,将清液通过清液泵输送到调配罐;在搅拌和气动作用下,往调配罐里加入氨类助剂来调节其pH值和氯离子含量,形成碱性蚀刻液补充到蚀刻机内。本发明采用化学沉淀法沉淀碱性废液中的铜离子后,再通过调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和pH值使其重新变成氯化铵蚀刻液原料,整个过程中不产生新的废水废物,环保高效,并且操作流程短,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蚀铜废液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液环 保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碱性蚀刻液是由氯化铵和氨水组成,当其蚀刻机上作用完成后形成废液被 排出,其中废液的组成中主要含有10%的铜离子、8%的氨氮离子、17%的氯离 子等成分,一般由环保部门统一收集,专业处理。若不经处理直入江河湖泊, 会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危及人类生存。这种废液氨氮含量高,国内外还 没有理想的处理方法,现有的处理方法均有其局限性,没有达到完全零废物废 水排放的环保要求,比如:
废液统一收集后,采用电热吹脱浓缩结晶法回收生产硫酸铜,然而同时也 会产生硫酸铜废水,结晶氯化铵中含大量硫酸铵,硫酸铵会板结破坏土壤不能 作农肥,结果不仅含氨氮氯化物,还增加了硫酸物,废水变得更复杂、更难处 理。
采用萃取电解法回收碱性蚀铜废液,其过程为:蚀铜液加萃取剂→分离→ 加硫酸→电解回收铜→废液加氨水中和→混合液返回蚀刻机。在萃取过程中必 然要添加萃取剂,在电解过程中必须加浓硫酸反萃取,反萃后变成稀硫酸,大 量氨分解挥发污染环境,加重环保负担;
采用电解法对碱性蚀铜废液直接电解得铜箔,溶液补充少量助剂等重复利 用。这种方法的电耗能大,成本较高;
采用盐酸酸化结晶法回收碱性蚀铜废液,通过加盐酸酸化废液,将有氯化 铜铵二水结晶沉淀→分离→清液回用,氯化铜铵结晶→加氢氧化钠转制,氯化 铵被分解为氨气,喷射吸收回用,氯化铜转为氧化铜,此法因转制产出大量氯 化钠废物,另外氯化铜铵加氢氧化钠转制时的操作具有潜藏的巨大危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 液环保回收工艺,整个过程中不产生新的废水废物,从废水产生源头治理,环 保又清洁,并且操作流程短,设备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零排放的碱性蚀铜废液 环保回收工艺,包括以及以下步骤:
S1,回收所述蚀刻机流出的碱性蚀铜废液,并将碱性蚀铜废液通过蚀铜废 液泵抽至沉淀罐内,在所述沉淀罐内设有第一搅拌器、第一气动装置和第一pH 计,所述气动装置连接所述气动泵;
S2,在所述第一搅拌器和所述第一气动装置的作用下,往所述沉淀罐内加 入酸类助剂来调节其pH值,得到含有碱式氯化铜沉淀的溶液一;
S3,将所述沉淀罐内的溶液一由气动泵压入到气压压滤机内,过滤后得到 清液以及泥状的碱式氯化铜沉淀,将清液通过清液泵输送到调配罐,所述沉淀 罐设有第二搅拌器、第二气动装置和第二pH计;
S4,在所述第二搅拌器和所述第二气动装置的作用下,往调配罐里加入氨 类助剂来调节其pH值和检测其氯离子含量,形成碱性蚀刻液补充到蚀刻机内。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酸类助剂为可提供氢离子的无机酸,所述pH值 的调节范围为5~7。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氨类助剂为氯化铵、氨水和氨气的一种或组合, 所述pH值的调节范围为9~10,所述氯离子含量为140~18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大亚湾亿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大亚湾亿田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油田酸化返排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降低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