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外接传感器的自主车辆乘客突发急症状况下的预警及求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02565.8 | 申请日: | 2018-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4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友;王凡予;廖亚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B21/02;B60W40/08;G08B2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自主车辆 外接传感器 求救系统 预警 后台数据库模块 紧急救援模块 生命体征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 采集模块 车内人数 记录模块 检测模块 健康状况 紧急救援 身体不适 实时监测 行驶过程 预警模块 振动提醒 自备电源 车内 启闭 车门 求救 交通事故 语音 伤害 | ||
1.一种基于外接传感器的自主车辆乘客突发急症状况下的预警及求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启闭记录模块、车内人数检测模块、后台数据库模块、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预警模块、语音振动提醒模块、紧急救援模块及自备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的车内人数检测模块输入端口与车门启闭记录模块输出端口进行连接,其输出端口分别与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输入端口、语音振动提醒模块输入端口进行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端口分别与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口、后台数据库模块输出端口进行连接,其输出端口分别与语音振动提醒模块输入端口、预警模块输入端口进行连接;所述的紧急救援模块输入端口与语音振动提醒模块输出端口进行连接;所述的自备电源模块输入端口与车辆蓄电池进行连接,其输出端口与其他所有模块输入端口进行连接,保证系统持续供电;
所述的车门启闭记录模块,用于判断车门启闭状态;
所述的车内人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内乘客人数;
所述的后台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各突发急症状况下各生命体征指标的参数阈值组;
所述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外接各传感器系统,实时采集乘客的生命体征数据;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由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并与后台数据库模块中参数阈值组进行比对分析,判断是否为突发急症;
所述的预警模块,用于向监护人端口及就近医院端口发送预警信号及病患所检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实时上传车辆GPS位置,自动结束既定行程切换目的地为就近医院,通过车联网信息交互端口向周边车辆、行人发送警示信息提醒避让;
所述的语音振动提醒模块,用于唤醒病患,提醒车内其他乘客并说明病患所患病症;
所述的紧急救援模块,用于指导车内其他乘客对病患进行紧急救援;
所述的自备电源模块,用于系统供电且防火防爆,以保证系统持续安全供电、正常工作;
所述的车门启闭记录模块是通过位于车门锁卡扣的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车门的启闭状态,当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为0时,代表车门打开,反之车门关闭;
所述的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是通过外接传感器系统来实时采集乘客生命体征数据,所采集的初始数据置于该模块内部文件夹中,文件夹数目与车内座椅数目一致,且一一对应,分别为P1,P2,P3,P4……PN,其中N为座椅数目;所述的外接传感器系统包括座椅传感器系统、乘客所戴智能手环以及智能手机;所述的座椅传感器系统包括座椅重量传感器、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呼吸感应器、血压传感器、脉搏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声音传感器,以及座椅感应传感器;所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频率A0、血压A1、心率A2、脉搏A3、体温A4、声音A5以及抖动抽搐A6;
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是设置成以3分钟为一个数据处理周期,将由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中各文件夹传送的数据与后台数据库中的参数阈值组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为突发急症,并将每个数据处理周期的分析结果进行存档,置于该模块内部文件夹中,文件夹的设置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中文件夹与座椅的对应关系一致,分别为Q1,Q2,Q3,Q4……QN,其中N为座椅数目;
该预警及求救方法,包括:
S1.在后台数据库模块中设置并存储各突发急症状况下各生命体征指标的参数阈值组;
S2.根据车门启闭记录模块中的压力传感器所测数据,判断各车门启闭状态,若车门开启,则车内人数检测模块开始工作;若车门未开启,则返回原始待机状态;
S3.车内人数检测模块通过座椅重量传感器、座椅感应传感器和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车内人数,若检测有人,则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开始工作;若检测无人,则返回原始待机状态;
S4.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车内各乘客的生命体征数据,将数据存储至相应文件夹中,并将各文件夹内部数据分别独立地传送给数据处理模块;
S5.数据处理模块以3分钟为一数据处理周期,将由生命体征数据采集模块传送的各文件夹中的数据与后台数据库中各参数阈值组相比对,并将各组数据的比对分析结果分别存储在数据处理模块内部相应文件夹中,若比对分析结果符合对应突发急症的参数阈值组,则预警模块开始工作;若非突发急症,则返回S4;
S6.预警模块通过医院急救中心端口向就近医院发送预警信息及数据比对分析结果,通过车联网信息交互端口向周边车辆、行人发送警示信息提醒避让,同时操控车内空调系统、车窗系统以及制氧机,保证车内维持适宜的温度及含氧量;若自主车辆仍可正常启动行驶,则自动结束既定行程切换目的地为就近医院,若自主车辆无法正常启动行驶,则实时上传GPS位置并与急救车辆进行交互;若检测车内存在除病患外的其他人,则开启语音振动提醒模块,唤醒病患,提醒车内其他乘客并说明病患所患病症,同时紧急救援模块开始工作;若车内除病患外无其他人,则通过监护人端口向监护人发送预警信号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S7.紧急救援模块通过在车内播放器播放紧急救援视频,指导其他乘客应用车内相应的救援工具对病患采取合理的紧急救援措施;
S8.自备电源模块作为系统供电模块,由车辆蓄电池单向供电,并在蓄电池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仍能够持续供电5小时,保证整个预警及求救系统的持续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025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