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97213.4 | 申请日: | 2018-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0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铜;张东贵;范永达;肖开政;陈荣威;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29/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4306 福建省南平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装配式 铝合金 车厢 | ||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包括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前墙总成、后门总成以及顶盖总成;所述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前墙总成、后门总成以及顶盖总成均包括壁板和边梁,所述边梁设置在壁板的边缘,不同壁板上的相邻的边梁之间设有连接件。本发明将现有传统车厢结构的连接方式由焊接更改为装配式连接,由整厢运输转换为分模块运输,提高了生产及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厢式货车车厢主要以钢板原材料,厢体框架以及侧板基本上是通过焊接工艺形式实现,整体钢质结构易腐蚀且自重大,随着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和世界能源的日益匮乏,整车轻量化成为了各大车企的关注重点。厢体占整车的比重较大,也是轻量化效果最佳的部件,因此,降低车厢重量,成为了减少载货车的油耗以及排放最为有效的途径。现有的铝合金车厢,厢体框架铝型材与侧、前、底等零部件连接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首先对焊接设备、工装及操作人员的水平都要求很高;其次是由于铝合金焊接热影响区强度下降较大且存在较大的焊接变形,无法采用更轻薄的结构,不利于车厢部件的轻量化;最后车厢与底盘的匹配,一般由主机厂将底盘运送至车厢厂或者由车厢厂将整厢运送至主机厂,由于空间的限制,单车单次运送数量有限,配套不方便,运送效率低下,运送成本增加,造成资源浪费。基于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卸的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装卸的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包括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前墙总成、后门总成以及顶盖总成;
所述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前墙总成、后门总成以及顶盖总成均包括壁板和边梁,所述边梁设置在壁板的边缘,不同壁板上的相邻的边梁之间设有连接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包括底架总成、侧墙总成、前墙总成、后门总成以及顶盖总成,将现有传统车厢结构的连接方式由焊接更改为装配式连接,由整厢运输转换为分模块运输,提高了生产及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化装配式铝合金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底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墙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架总成;11-底纵梁;12-底横梁;13-L型角铝;
2-侧墙总成;21-扣板型材;22-第一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
24-锁定凸台;25-支撑凸台;26-第一锁槽;27-第二锁槽;
3-后门总成;
4-前墙总成;
5-顶盖总成;
6-连接件;61-第一型材;62-第二型材;63-V型凸台;64-V型凹槽;65-阶梯凸台;66-阶梯凹槽;67-导流槽;68-加强筋型材;69-条形开槽;610-固定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现有传统车厢结构的连接方式由焊接更改为装配式连接,由整厢运输转换为分模块运输,提高了生产及装配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7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螺钉快速拼装式货箱
- 下一篇:喷气式车身稳定辅助系统及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