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黑曲霉菌株及其在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91046.2 | 申请日: | 201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7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黎继烈;曾超珍;吴耀辉;任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L5/20;A23K10/37;C12R1/685 |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魏龙霞 |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黑 曲霉 菌株 及其 降解 油茶 饼粕中茶 皂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黑曲霉菌株,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其命名为黑曲霉L‑2(Aspergillus niger L‑2),其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396,保藏时间为2018年6月25日。该菌株具有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能力,为降解茶皂素提供了菌种来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的黑曲霉菌株在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应用,经固态发酵后,茶皂素降解率高,可达96.2%;与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菌种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方法相比,用本发明的菌种,单一菌种的工艺条件容易控制,可降低操作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黑曲霉菌株及其在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应用。
背景技术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我国的油茶资源丰富,榨油后所产生的油茶饼粕数量可观。榨油后的油茶饼粕,含有粗蛋白10-15%、粗脂肪0.5-7%、糖类30-60%、粗纤维15-25%、茶皂素10-15%、粗灰分6%等成分,可以作为动物的饲料来源。目前限制油茶饼粕饲用途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蛋白质含量较低,纤维素含量较高,营养水平低,现有技术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理;另一方面,油茶饼粕中含有大量的茶皂素等抗营养因子,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和动物的摄食量,因此需要将油茶饼粕进行茶皂素降解处理后才可作为饲料的来源。
目前,通过复合菌发酵技术可达到降解茶皂素的目的。然而,该方法的脱皂率还有待提高。另外,采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菌种复合发酵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其工艺条件不易控制,操作成本较高。因此,寻找一种可单独用于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菌株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株黑曲霉菌株及其在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应用。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于子囊菌亚门,丝孢目,丛梗孢科,能够产生淀粉酶,糖化酶以及蛋白酶等多种酶,在工业上用途较广。黑曲霉对环境的要求不高,繁殖较快。因此,选取黑曲霉作为降解茶皂素的菌种,为降解茶皂素提供了菌种来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株黑曲霉菌株,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其命名为黑曲霉L-2(Aspergillus niger L-2),其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GDMCCNo:60396,保藏时间为2018年6月25日,保藏单位的地址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上述的黑曲霉L-2(Aspergillus niger L-2)是从油茶粕中分离纯化获得,在PDA平板上,倒置28℃培养72h后,菌落呈现圆形和椭圆形,菌丝为白色,成熟后会有少量黑色孢子附着在菌丝表面。
上述的黑曲霉L-2(Aspergillus niger L-2)的DNA基因序列,见SEQ ID NO.1所示。
上述的黑曲霉L-2(Aspergillus niger L-2),其ITS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用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到相似性较高的序列,运用MEGA6.06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黑曲霉L-2的ITS序列与黑曲霉种(Aspergillus niger)的同源性达到99%。
综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ITS序列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该黑曲霉L-2为黑曲霉种(Aspergillus niger),其被命名为黑曲霉L-2。
基于一个总的技术构思,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上述的黑曲霉菌株在降解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1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