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87358.6 | 申请日: | 201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菲;赵涤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3B19/14 | 分类号: | H03B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施昊 |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极高 双推式 倍频器 | ||
1.一种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共源极放大器(M1、M2),这两个放大器(M1、M2)的源极接地,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相连,两个放大器(M1、M2)的栅极分别经对应的输入匹配网络与差分输入信号相连,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工作在基频,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公共端连接两条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TL6、TL7),这两条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TL6、TL7)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公共端,这两条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TL6、TL7)的另一端开路,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公共端经输出匹配网络输出信号,所述输出匹配网络工作在二次谐波频率;所述输入匹配网络包括一条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1/TL4)、第一传输线(TL2/TL3)和第一隔直电容(C1/C2),第一传输线(TL2/TL3)的一端连接放大器的栅极,第一传输线(TL2/TL3)的另一端经第一隔直电容(C1/C2)与差分输入信号相连,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1/TL4)的一端连接第一传输线(TL2/TL3)与第一隔直电容(C1/C2)的公共端,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1/TL4)的另一端接入偏置电压,所述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1/TL4)的开路等效阻抗值大于1000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匹配网络包括一条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9)、第二传输线(TL8)、第三传输线(TL10)和第二隔直电容(C3),第二传输线(TL8)的一端连接两个放大器的漏极公共端,第二传输线(TL8)的另一端经第二隔直电容(C3)输出信号,第三传输线(TL10)的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TL8)与第二隔直电容(C3)的公共端,第三传输线(TL10)的另一端开路,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9)的一端连接第二传输线(TL8)与第二隔直电容(C3)的公共端,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9)的另一端接入漏极电压,所述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TL9)的开路等效阻抗值大于1000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输入匹配网络中的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接入偏置电压的一端连接去耦合电路;输出匹配网络中的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接入漏极电压的一端连接去耦合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输入匹配网络和输出匹配网络中的高开路等效阻抗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的宽度均为45μm,阻抗均为6000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输入匹配网络中的第一传输线和输出匹配网络中的第二传输线、第三传输线的宽度均为34.7μm,阻抗均为50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压设置为二次跨导最大的工作点电压;所述漏极电压设置为1V。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公共端连接第四传输线(TL5),两个放大器(M1、M2)的漏极公共端经第四传输线(TL5)与两条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TL6、TL7)和输出匹配网络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源极放大器(M1、M2)采用0.1μm的InGaAs假晶形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且该晶体管为栅宽50μm的四指场效应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适用于极高频的双推式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双推式倍频器中的最小线间距大于等于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73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