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D-乳酸钠发酵液中分离提取D-乳酸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81315.7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2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江;刘经伟;李泽壮;杨爱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1/42 | 分类号: | C07C51/42;C07C59/08;C12P7/56;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发酵 分离 提取 方法 | ||
1.一种从D-乳酸钠发酵液中分离提取D-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D-乳酸钠发酵液进行微滤,得到微滤发酵液;
(2)将步骤(1)得到的微滤发酵液进行超滤,得到超滤发酵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超滤发酵液进行纳滤,得到纳滤发酵液;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纳滤发酵液加入双氧水进行脱色,得到脱色液;
(5)将步骤(4)中所得到的脱色液进行电渗析处理,得到乳酸清液;
(6)将步骤(5)中所得到的乳酸清液进行浓缩得到D-乳酸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微滤所用微滤膜的孔径为0.05~0.5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超滤所用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5000D。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纳滤所用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50~500D。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脱色方式为双氧水脱色,双氧水的添加量为0.3%~3%(质量体积比),脱色温度为40~70℃,脱色时间为30min~2h。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电渗析所用装置为双极膜电渗析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浓缩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操作温度50~70℃,真空度为50~200mbar。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D-乳酸钠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1)平板培养:将芽孢杆菌BS1-5接种至平板培养基厌氧培养,培养温度30~45℃,培养时间20~48h;
(2)种子培养:将经步骤(1)平板培养的芽孢杆菌接种至种子培养基厌氧培养,培养温度30~45℃,培养时间12~24h;
(3)发酵产酸:将步骤(2)获得的种子培养液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产酸,接种量为3%~15%,发酵温度30~45℃,通入氮气保持其厌氧的环境,采用中和剂将发酵体系的pH控制在6.0~7.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平板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0~30,酵母膏1~3,无水乙酸钠1~4,无水硫酸镁0.1~0.4,磷酸二氢钾1~3,琼脂15~25;步骤(2)中,种子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0~40,酵母膏1~3,蛋白胨1~3,无水硫酸镁0.1~0.4,碳酸钙10~30;步骤(3)中,发酵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50~180,酵母膏8~12,玉米浆干粉4~6,硫酸镁0.4~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13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