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组合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78415.4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涛;谢明勇;关倩倩;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A23C9/123;A23C9/152;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鼠李糖乳 杆菌 制备 具有 抑制 脂肪肝 病变 功效 组合 中的 应用 | ||
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组合物中的应用,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CU2217,已于2018年4月9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73,本发明采用的鼠李糖乳杆菌在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表现出抑制肝功能损伤、降低肝脏脂肪积累、改善脂肪肝的微观结构、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微生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鼠李糖乳杆菌是近年来国外研究较多的一种益生乳酸细菌,其广泛存在于传统的发酵乳制品和人体胃肠道中。已有大量资料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在益生菌领域有很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结果已经证实鼠李糖乳杆菌具有以下益生功能:(1)抗菌作用。报道称,鼠李糖乳杆菌对食物及肠道中的一些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其发酵所产生的抑菌物质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2)抗氧化作用。研究表明,鼠李糖乳杆菌的菌悬液、无细胞提取液及胞外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3)免疫调节作用。鼠李糖乳杆菌能够增强小鼠肠道及系统的免疫应答,并且对小鼠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脾淋巴细胞增值能力以及NK细胞活性也具有显著效果;(4)治疗肠道疾病。但目前鼠李糖乳杆菌在缓解结肠炎方面的功效尚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CU2217,已于2018年4月9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 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简称为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573。
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CU2217为活菌或灭活菌或该菌株的衍生物。
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具有缓解结肠炎功效具体表现为:在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表现出抑制肝功能损伤、降低肝脏脂肪积累、改善脂肪肝的微观结构、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
一株具有抑制脂肪肝病变功效的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应用:所述应用为:鼠李糖乳杆菌组成组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在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表现出抑制肝功能损伤、降低肝脏脂肪积累、改善脂肪肝的微观结构、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对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图2为血清脂多糖与细胞免疫因子水平;
图3为鼠李糖乳杆菌CGMCC NO.15573对高脂饮食大鼠肝脏病理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验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验例、测试数据,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土豆片烘干的自动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暖胃明目生姜的加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