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38970.4 | 申请日: | 2018-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0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端设备 应答报文 联网 查询设备 定向通信 广播发送 联网管理 网络配置 接收网 交通 响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网内前端设备广播发送第一UDP报文,所述第一UDP报文至少包括查询设备IP地址的请求;接收网内前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一UDP报文的应答报文,所述应答报文至少包括对应前端设备的IP地址;根据需要通过对应前端设备的IP地址发起与对应前端设备的定向通信。本发明可以大大简化前端设备的联网管理,避免前端设备网络配置的复杂易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智能交通领域中,尤其随着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的普及,车辆的识别工作可以通过射频识别设备收发射频信号的方式实现,优选地所在频段介于920-925MHz,射频识别设备与安装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的机动车电子标识进行交互,从而获得机动车电子标识反馈的车辆身份等识别信息,并将识别信息统一地传输给相应的数据平台。然而,射频识别设备等前端设备与数据平台等后端设备通信时,建议采用的主要通信方式是前端设备作为TCP/IP协议的服务端(server)。如图1所示,当多台射频识别设备与数据平台进行通信时,多台射频识别设备组成一个以太网,具体的射频识别设备是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路口上,数据平台通过通信访问射频识别设备来获取相应的识别信息。因此,每台射频识别设备需要进行IP配置,数据平台只有知道了射频识别设备的IP地址,才能锁定通信的目标,与其进行数据交互。
目前,设备的IP配置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配置设备的IP地址,操作人员固定选取一个IP地址在指定设备上进行设置,第二种方式是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来动态分配设备的IP地址。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IP地址明确,方便通信连接,但缺点在于一旦设置完成,不便进行修改,更重要的是设置的入网设备较多时,人工配置IP地址易于与网内已配置的设备IP地址相同,导致设备之间IP冲突,使得发生冲突的各台设备都不能正常访问。第二种方式的优点是IP配置简易,只要设置好DHCP服务器即可实现网内所有设备的IP地址自动配置,缺点在于其他设备没有办法确定特定设备的IP地址,因而导致与特定设备建立连接出现困难。
如上所述,如果交通应用中射频识别设备等前端设备应用DHCP分配IP地址,就不能有效地管理各个前端设备所配置的IP地址,从而不能保证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正常建立连接以实现数据通信。因此,目前应用在智能交通中的前端设备仅仅只能采用静态IP设置,由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进行手动配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频繁出现安装人员配错设备IP地址导致IP冲突,给整个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前端设备网络配置不灵活容易出错,建立交通管理系统网络通信方式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网内前端设备广播发送第一UDP报文,所述第一UDP报文至少包括查询设备IP地址的请求;
接收网内前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一UDP报文的应答报文,所述应答报文至少包括对应前端设备的IP地址;
根据需要通过对应前端设备的IP地址发起与对应前端设备的定向通信。
作为本发明上述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接收到网内前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一UDP报文的应答报文时,向对应前端设备发送确认报文;在第一阈值时间范围内接收网内前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一UDP报文的应答报文失败时,结束通信尝试。
作为本发明上述交通前端设备联网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设定第一时间周期,按照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向网内前端设备广播发送第一UDP报文以确定新的前端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本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8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