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RVVP7转基因红花种子的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27023.5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余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A01H5/10;A01H6/00;A01G2/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10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基因 红花种子 红花 轮状病毒疫苗 植物表达载体 组织培养技术 砧木 感受态细胞 农杆菌侵染 成活植株 可行途径 目的基因 稳定遗传 阳性植株 植物生产 草铵膦 农杆菌 劈接法 实生苗 收获 冻融 构建 扩繁 质粒 子叶 培育 嫁接 筛选 转入 转化 | ||
1.HRVVP7转基因红花种子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构建的pPhaP3301-HRVVP7植物表达载体质粒冻融法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EHA105;
S2、通过农杆菌侵染法,将HRVVP7目的基因转入红花子叶中,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草铵膦筛选获得转基因红花苗;
S3、以红花实生苗为砧木,劈接法嫁接转基因红花苗,对成活植株进行PCR验证,阳性植株收获种子后继续扩繁;收获T3代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红花种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RVVP7转基因红花种子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培养
A.选取籽粒饱满的红花种子置于灭过菌的三角瓶中,加入0.5%升汞浸泡消毒10min,无菌条件下弃掉升汞,无菌水清洗5次,每次5min;
B.消毒后的种子置于种子培养基中,每个培养皿播种20粒红花种子,每次播种20个培养皿;
C.培养皿封口后置于培养箱中25℃暗培养3天,观察红花出芽情况;
(2)侵染及共培养
A.种子萌发生长出两片子叶后,观察有无染菌情况,如果种子有染菌情况,在培养皿对应位置做好标记;
B.在无菌条件开启培养皿,75%酒精棉球迅速覆盖染菌区域;
C.用无菌刀片沿红花子叶生长点处切开,弃掉下胚轴,子叶置于含有pPhaP3301-HRVVP7的OD=0.6-0.8的农杆菌溶液中,侵染10min,侵染期间摇晃三角瓶使菌液与子叶切口充分接触增加侵染几率;
D.侵染完毕后,无菌镊子夹取子叶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去多余菌液,置于共培养基上,子叶切口接触培养基,25℃暗培养3天;
(3)丛生芽分化培养
无菌条件下将暗培养3天的红花子叶转移至抑菌培养基内,每个培养皿置6个子叶,光照16h,黑暗8h,培养4周;
(4)丛生芽伸长及草铵膦筛选
A.待丛生芽长出芽点后,挑选生长健壮的丛生芽,切除子叶外植体并移至伸长培养基内,光照16h,黑暗8h,培养1周;
B.伸长培养1周的丛生芽移至0.1%(w/v)草铵膦伸长培养基中,继续培养1周,观察再生苗生长情况,无发黄现象的丛生苗,经PCR检测后,呈阳性的视为转基因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RVVP7转基因红花种子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
A.腐殖土和蛭石按3∶1比例混合均匀置于培养钵中,浇水至湿润;
B.红花种子;播种于培养钵内,每钵两粒,置于人工气候室内21℃生长20天;
C.挑选长势健壮具有6-8片真叶的红花植株,在两片真叶上5cm处水平切除顶端,继而纵切3mm,作为嫁接砧木;
(2)接穗
再生抗性小苗主茎生长至3cm时,用刀片削成V字型,切削动作避免反复;
(3)嫁接
A.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封口膜紧密缠绕固定;
B.保鲜膜密封膜罩住嫁接的小苗以保持高的湿度,人工气候室光照16h,黑暗8h,21℃生长1周;
C.当嫁接苗生长出2-3片新叶时,在7天时间内,逐步打开保鲜膜进行炼苗,待嫁接苗完全适应外界环境时去掉保鲜膜;
(4)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PCR鉴定,阳性植株收获种子后继续扩繁;收获T3代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红花种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70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