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26257.8 | 申请日: | 2018-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明;陈温福;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2;C05G3/04;C05G3/08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 地址: | 11086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复合肥 促花 有机炭 畜禽粪便 炭化物 复合肥料 过磷酸钙 氯化钾 微生物负载 微生物菌剂 水稻抗性 土壤肥力 微生物菌 延缓衰老 养分需求 制备工艺 粉剂 土壤 腐植酸 硅酸钠 硫酸镁 硫酸锌 粘结剂 钼酸铵 供肥 缓释 提质 铁锰 固化 尿素 匹配 退化 开花 增产 调控 激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原料组分按重量比例包括如下:生物有机炭材料10‑20,畜禽粪便炭化物20‑30,微生物菌剂0.01‑0.1,腐植酸5‑10,硫酸镁0.2‑0.8,硫酸锌0.4‑1.2,铁锰粉剂0.2‑0.5,钼酸铵0.25‑0.5,过磷酸钙1‑5,硅酸钠2‑8,尿素10‑15,氯化钾5‑10,粘结剂10‑15。所述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制备方法包括生物有机炭材料、畜禽粪便炭化物制备,微生物负载,复合肥料制备。本发明的生物有机炭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特定微生物菌固化方法可持肥缓释并激发土壤养分,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延长、调控土壤供肥期与作物养分需求相匹配,起到提高水稻抗性、延缓衰老,促进开花、减少退化,保穗、壮穗,促进增产提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是涉及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种植作物之一,为保障口粮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以来,产量是作物生产的主要目标,导致肥料长期、过量不适当施用,促使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下降等土壤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在我国水稻种植用肥数量和结构上,水稻用肥不仅数量大,而且施肥结构不合理、养分不均衡。在使用效果方面,肥料的养分利用率普遍偏低、肥效下降,肥料养分流失造成的酸化、富营养化等问题日趋严重。而在现实生产中,农业生产者普遍反映“地越种越馋”,换言之,高产的代价是以损耗资源、高投入实现的,与现代农业“低碳、生态、可持续”的内涵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因此,由高耗能转向遵循土壤盈亏收支和作物营养需求的内在规律,以“低资源消耗、低碳、可持续”为出发点,全面、精准、均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达成产量目标的同时实现培肥地力、减肥减药,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水稻产量目标实现中,水稻开花至抽穗、灌浆期,是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关键的时期。在该生育阶段,水稻根系活力强,氮、碳代谢旺盛,养分需求量大,养分吸收量一般占全生育期50-70%左右。生产上,主要通过根外追肥或叶面肥等形式进行补充。水稻这一阶段的生长状况,如根系、颖花数量、有效穗数、灌浆充实度等,往往直接影响水稻最终产量。因此,这一生育时期的土壤养分供应量、养分配比,以及植株养分吸收利用状况等至关重要。结合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合理、适时、适地、适量的追施穗肥,并结合水分管理、病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对实现高产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生产者往往采用“一轰头”方式,过多施用底肥,易造成前期有效肥力不足,水稻分蘖少、有效穗不足,后期肥力则过大,水稻贪青晚熟、易感病,从而导致减产。也有人陆续提出“攻头保尾控中间”、“前轻、后重、后补足”等施肥方式,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水稻分蘖末期后的肥料供应量不足,水稻易出现褪绿、早衰,颖花量下降、抽穗灌浆不足等现象而导致减产。从施用效果看,这些技术在一些地区具有一定增产效果,但在技术操作、管理难度等方面还有诸多不足,地域局限性大、普适性不强,不利于大面积轻简化推广应用。
目前,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但产品功能单一,且过量使用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肥料养分释放与水稻植株的需肥规律也不匹配,导致肥料利用率低、养分流失严重、水稻抗性差,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加重了环境污染,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本发明的一种抗衰促花壮穗复合肥,以农林废弃物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生态、环保、安全,养分均衡、全面,供肥与植株养分吸收同步,具有改土培肥、减肥增效,延迟叶片衰老,促花并减少退化、保穗壮穗、增产提质等作用,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6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冬桃的控释肥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冬桃的有机料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