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12386.1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葛云峰;郑海;李信杰;陈宏智;林资山;钟鹏;张莉;闻炼;方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主分类号: | G05D3/10 | 分类号: | G05D3/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邹桂敏 |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滑坡 物理 模型 试验 滑槽 垂直 角度 调节 装置 | ||
1.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下槽体和顶举机构,所述底座固定于滑坡上,所述下槽体内设下滑槽,所述下槽体和所述顶举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两端,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垂直角度调节段和上槽体,所述上槽体内设上滑槽,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为扇形槽体结构且包括多个扇形子段,这些扇形子段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连接且可重叠收拢,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最下端的扇形子段连接所述下滑槽内侧端,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最上端的扇形子段连接所述上滑槽下端,所述上槽体上端连接所述顶举机构,所述顶举机构起升或下降驱动所述上槽体绕着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转动,且使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的扇形子段展开或收拢,从而使所述上滑槽和所述下滑槽形成预定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子段包括弧形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两扇形挡板,两所述扇形挡板下端分别垂直连接所述弧形底板两端,自上到下所述扇形挡板的宽度和所述扇形挡板的半径均逐渐增大,所述弧形底板底面两端各设有一第一圆环,所述扇形挡板的上端设有铰接孔,所有扇形子段的铰接孔对齐并装入销轴铰接,每一所述扇形子段的两第一圆环分别用两连接绳连接相邻扇形子段的两第一圆环,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最上端的扇形子段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滑槽下端口,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最下端的扇形子段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滑槽内侧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包括九个所述扇形子段,每一所述扇形子段的扇形挡板的角度为1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最下端的扇形子段设有两第二圆环,两所述第二圆环分别设置于两所述扇形挡板的外侧面下端,所述上槽体两外侧面的下端各设有一第三圆环,同侧的所述第二圆环和所述第三圆环用弹簧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扇形挡板上端均设有圆片,所述圆片的圆心设有所述铰接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上端口截面和所述上滑槽的下端口截面相同且二者对齐焊接连接,所述垂直角度调节段下端口截面和所述下滑槽内侧端口截面相同且二者对齐焊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的上滑槽垂直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举机构为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下端轴铰接于所述底座上,上端轴铰接于所述上槽体上端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3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