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3821.4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1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隐私 安全 预警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文件驱动层,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文件标准接口和事件标准接口,操作系统通过文件标准接口与文件驱动层连接;所述操作系统支持虚拟多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虚拟机和Ubuntu虚拟机;
所述文件驱动层包括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和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所述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和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文件标准接口的文件访问请求,并统计各个文件的访问次数;
所述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用于判断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对某类文件的访问次数是否超过预设访问次数,若是则通过事件标准接口发送隐私事件预警指令,或者,阻止文件标准接口继续对文件进行访问;
具体包括:
所述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还用于分别对来自Android虚拟机和Ubuntu虚拟机中不同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请求进行分开统计,并以数组列表的形式对应存储;
当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判定某一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对某类文件的访问次数是否超过预设访问次数,若是则通过事件标准接口发送隐私事件预警指令,或者,阻止文件标准接口继续对文件进行访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包括应用程序、文件权限管理模块,所述应用程序与文件权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文件权限管理模块与文件标准接口连接;
所述文件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将文件访问请求转发至文件标准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还设置有隐私事件响应模块;
所述隐私事件响应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事件标准接口的隐私事件预警指令,发出提示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包括电子邮件、通讯录、图像文件、音视频文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文件驱动层,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文件标准接口和事件标准接口,操作系统通过文件标准接口与文件驱动层连接;所述文件驱动层包括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和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所述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和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操作系统支持虚拟多操作系统,包括Android虚拟机和Ubuntu虚拟机;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接收来自文件标准接口的文件访问请求,并统计各个文件的访问次数;
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判断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对某类文件的访问次数是否超过预设访问次数,若是则通过事件标准接口发送隐私事件预警指令,或者,阻止文件标准接口继续对文件进行访问;
具体包括:
所述文件安全访问控制模块还用于分别对来自Android虚拟机和Ubuntu虚拟机中不同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请求进行分开统计,并以数组列表的形式对应存储;
当隐私事件审计控制模块判定某一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对某类文件的访问次数是否超过预设访问次数,若是则通过事件标准接口发送隐私事件预警指令,或者,阻止文件标准接口继续对文件进行访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包括应用程序、文件权限管理模块,所述应用程序与文件权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文件权限管理模块与文件标准接口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文件权限管理模块对应用程序的文件访问请求进行审核,并在审核通过后将文件访问请求转发至文件标准接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还设置有隐私事件响应模块;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隐私事件响应模块接收到来自事件标准接口的隐私事件预警指令,发出提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隐私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件包括电子邮件、通讯录、图像文件、音视频文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8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