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01857.9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杰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王博飞 |
| 地址: | 041599 山西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胆石症 中药 治疗 制剂技术领域 重量份配比 利胆排石 清利湿热 通利血脉 药物组方 蒲公英 山楂 止痛 鸡内金 金钱草 年龄段 白芍 柴胡 芦根 配伍 起效 石韦 通淋 泻火 茵陈 郁金 元胡 中草药 服药 药材 精选 痛苦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剂技术领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金钱草300‑800份,蒲公英200‑500份,芦根100‑400份,山楂300‑800份,郁金200‑500份,元胡50‑200份,柴胡50‑200份,白芍50‑200份,茵陈100‑400份,石韦100‑400份,鸡内金200‑500份,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通利血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泻火行水,软坚破结、利胆排石之功效,本发明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起效快等优点,适于各年龄段患者,避免了长期服药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属于中草药及其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胆石症是包括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的种类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型结石。西医认为无症状的胆石病患者无需治疗,一旦有症状和出现并发症,才考虑手术或药物治疗,而且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创伤性大,患者较为痛苦,对心理影响大。药物溶石如熊去氧胆酸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疗程长,费用大。
中医认为,胆石症多为气滞、血瘀、湿热、痰凝使然,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之气受阻是结石生成的病理基础,湿热蕴结,为形成结石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医溶石排石的治疗方法,常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行气化瘀,健脾除湿利胆为治疗原则。
中医中药治疗胆石症不但在治疗症状方面有优势,在解除症状的同时,身体的功能得到调整,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况得到改善。由于中医药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治疗胆石病的药物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而现今市场上有部分药物用于排石溶石,但其疗效不佳,副作用大,不安全。因而,寻找一种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排石药物成为医学领域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简单,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无副作用的胆石症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金钱草300-800份,蒲公英200-500份,芦根100-400份,山楂300-800份,郁金200-500份,元胡50-200份,柴胡50-200份,白芍50-200份,茵陈100-400份,石韦100-400份,鸡内金200-500份。
作为优选的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金钱草400-700份,蒲公英300-400份,芦根200-300份,山楂400-700份,郁金300-400份,元胡80-150份,柴胡80-150份,白芍80-150份,茵陈200-300份,石韦200-300份,鸡内金300-400份。
作为优选的一种治疗胆石症的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
金钱草500-600份,蒲公英330-380份,芦根230-280份,山楂500-600份,郁金330-380份,元胡100-130份,柴胡100-130份,白芍100-130份,茵陈230-280份,石韦230-280份,鸡内金330-380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1、将上述中药成分重量份配比水煎3次,过滤,留滤液。
2、浓缩至3000毫升加蜜500g,熬制成膏待用。
本发明用法:每次50毫升,每日2次。
本发明中所用药物功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杰,未经张世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1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