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贴膜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01482.6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9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陈天虎;刘海波;邹雪华;陈平;李梦雪;项学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室内 甲醛 及其 制备 应用 方法 | ||
1.一种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纳米矿物材料为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催化剂,在所述纳米矿物材料中添加粘结剂加工成为涂料,并把涂料涂敷在纸张、塑料膜或纤维织物的单侧或双侧表面,即获得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单面或双面贴膜;所述的纳米矿物材料为天然富锰褐铁矿矿石的粉体或为凹凸棒石黏土负载锰氧化物的粉体;
当所述的纳米矿物材料为天然富锰褐铁矿矿石的粉体时,所述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选择富锰褐铁矿矿石作为纳米矿物材料;所述的富锰褐铁矿矿石具有纳米-微米多级孔结构、比表面积不低于25m2/g,由总质量百分比不低于80%的纳米针铁矿和纳米锰氧化物矿物构成,且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6:1,纳米针铁矿和锰氧化物晶体直径不大于50nm;
选择水溶性胶水作为成膜粘结剂;
(12)将所选用的富锰褐铁矿矿石粉磨成为200-400目的粉体;
(13)按照矿粉与水溶性胶水的质量比为1:4-10,将矿粉与水溶性胶水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物;
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凹凸棒石黏土或者膨润土作为悬浮增稠剂,搅拌研磨1-2h,获得液体涂料;所述悬浮增稠剂占所述混合物质量的3-10%;
(14)将所述液体涂料通过刷涂、滚涂的方式涂敷在纸张、塑料膜或纤维织物的一侧表面,获得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单面贴膜;
或:将所述液体涂料通过刷涂、滚涂的方式涂敷在纸张、塑料膜或纤维织物的双面,获得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双面贴膜;
当所述的纳米矿物材料为凹凸棒石黏土负载锰氧化物的粉体时,所述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选择凹凸棒石质量百分比不低于50%、凹凸棒石与蒙脱石总质量百分比不低于90%的凹凸棒石黏土;
选择水溶性胶水为成膜粘结剂;
(22)按照凹凸棒石黏土与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10-50,将凹凸棒石黏土与水混合陈化2-24h,再搅拌0.5-2h,获得混合液A;
向所述混合液A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10%的高锰酸钾溶液,使高锰酸钾占凹凸棒石黏土质量的1-50%,搅拌10-30min,获得混合液B;
向所述混合液B中加入还原剂,搅拌1-4h,再加碱液调节pH至9-11,继续搅拌1-5h后,静置陈化2-10h,获得混合液C;
将所述混合液C脱水、洗涤、干燥、粉磨,获得200-400目的凹凸棒石黏土负载锰氧化物的粉体;
(23)按照矿粉与水溶性胶水的质量比为1:4-10,将矿粉与水溶性胶水混合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物;
向所述混合物中添加凹凸棒石黏土或者膨润土作为悬浮增稠剂,搅拌研磨1-2h,获得液体涂料;所述悬浮增稠剂占所述混合物质量的3-10%;
(24)将所述液体涂料通过刷涂、滚涂的方式涂敷在纸张、塑料膜或纤维织物的一侧表面,获得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单面贴膜;
或:将所述液体涂料通过刷涂、滚涂的方式涂敷在纸张、塑料膜或纤维织物的双面,获得催化氧化室内甲醛的双面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与步骤(21)中,所述的水溶性胶水为107胶或质量浓度在2-8%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所述的还原剂为甲醇、草酸铵或二价锰盐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还原剂为甲醇时,甲醇加入量与高锰酸钾质量比为5-15:1;
当所述的还原剂为草酸铵时,草酸铵加入量与高锰酸钾质量比为1:1-5;
当所述的还原剂为二价锰盐溶液时,二价锰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0%,加入量按照二价锰盐与高锰酸钾摩尔比为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14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