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移动通信定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70186.4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桂林卿;施云;丛海波;余海;束锋;陆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5/06 | 分类号: | G01S5/06;H04W4/33;H04W64/00 |
| 代理公司: | 江苏楼沈律师事务所 32254 | 代理人: | 沈勇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到达 移动通信 移动终端定位 测量距离 移动终端位置 目标函数 目标建立 实际距离 同步时差 移动终端 优化模型 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 非视距 置信 | ||
1.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移动通信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建立移动终端测量距离模型;
S2、建立移动终端定位的目标函数;
S3、确定约束条件,建立移动终端定位优化模型;
S4、通过解优化问题获得移动终端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移动通信定位方法,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S11、本发明首先考虑基站与移动终端间由于时差不同引起的计算误差,计算出基站与移动终端的信号实际传送距离,具体如下:
ri,MS=c(Ti(toa)-T0-△ti,MS)
其中,i是第i个基站BSi的序号,MS为移动终端的符号,ri,MS为基站BSi与移动终端MS的信号实际传送距离,c为无线电信号在空气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其值为3*108m/s,Ti(toa)表示基站BSi的接收信号时刻,T0表示移动终端MS发送信号时刻,Ti(toa)-T0为信号到达时间TOA,△ti,MS表示基站BSi与移动终端MS的同步时差;
S12、然后在信号实际传送距离的基础上,乘以一个信号到达时间TOA的置信因子来抑制NLOS环境的影响,本发明考虑到基站与移动终端距离越大,遇到障碍物的可能性越大,非视距程度越大,信号到达时间TOA的置信因子就越低,故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置信因子关于信号实际传送距离的计算公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λi为第i个基站BSi信号到达时间TOA的置信因子,r0为视距传播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当ri,MS≤r0时,传播环境为LOS,λi=1,当ri,MS>r0时,传播环境为NLOS,λi<1,并且随着信号实际传送距离越远,λi的值越小且趋向于0但不会小于0;
S13、最后建立移动终端测量距离模型,具体如下:
其中,为第i个基站BSi到移动终端MS的测量距离估计值,等号右边式中的每个符号的定义已在S11和S12中给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701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