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69054.X | 申请日: | 2018-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涛;孙凯飞;赵雷;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31/00 | 分类号: | A41D31/00;D03D15/12;D03D13/00;D06M15/11;D06M15/263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车晓军 |
| 地址: | 710038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面料 热防护性能 质量百分比 混纺纱 空气层 舒适层 消防 制备 再生纤维素纤维 织物组织结构 蜂巢 纬纱 芳纶纤维 隔热效果 纱线结构 组织结构 舒适性 经纱 阻燃 花纹 服装 | ||
本发明公开的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是由混纺纱按照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织物的组织结构为蜂巢花纹,混纺纱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芳纶纤维30%~70%,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70%~30%,以上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织物间空气层的厚度,在满足灭火服舒适性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火服整体的热防护性能,本发明的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采用不同的纱线结构和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提高了面料的空气层厚度,有效提升整体服装的热防护性能,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服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本发明还涉及该舒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消防工作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的财产安全做出了重大努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对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多。
在消防救援过程中,消防员通常面临的都是高温、高湿的环境,为有效保护消防员的人身安全,他们都必须穿戴灭火防护服。目前,新型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由外层、防水透气层、舒适层三层面料组成,国内的防护服整体的质量要求不应大于3.5kg,如何在不增加消防员穿着负重的条件下,提升服装的整体热防护性能,保证穿着的舒适性。
热传递有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在消防员灭火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是对流热和辐射热。就单层织物而言,纤维成分相同的阻燃面料,面料的热防护值与织物的厚度、面密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另外,在多层织物复合时,还要考虑织物间空气层的厚度,因为空气相较于其他固体和液体材料导热系数最低。选择合适的基础组织,设计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增加织物间空气层的厚度,整体提升服装的防护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有效提高了织物间空气层的厚度,在满足灭火服舒适性的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灭火服整体的热防护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是由混纺纱按照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的织物,织物的组织结构为蜂巢花纹,混纺纱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芳纶纤维30%~70%,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70%~30%,以上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
混纺纱的纱线结构为单纱或两合股。
经纱和纬纱为单纱时的线密度为21.5tex~33.7tex,为两合股时的线密度为10.7tex×2~16.9tex×2。
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2~130g/m2。
织物的基础组织为1/3、1/4、1/5、1/6或1/7斜纹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员灭火服舒适层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原料选择:混纺纱采用永久阻燃纤维,其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如下原料:芳纶纤维30%~70%,阻燃再生纤维素纤维70%~30%,以上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步骤2、纺纱工序: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制成单纱的混纺纱;或在络筒后依次进行并线及捻线,制成两合股的混纺纱;
步骤3、整经;
步骤4、浆纱:将织轴上的经纱涂上浆料;
步骤5、穿筘工序:将上浆后的经纱按照穿综图及穿筘图进行穿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9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