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低摩阻深度酸化酸压用酸液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68850.1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王彬;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威沃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74 | 分类号: | C09K8/7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 地址: | 618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酸化 深度酸化 低摩阻 油气井 返排 酸压 酸液 氢离子 铁离子稳定剂 高温缓蚀剂 粘土稳定剂 防膨作用 有效解决 稠化剂 缓释性 破乳剂 无机酸 重量份 助排剂 破乳 粘土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井低摩阻深度酸化酸压用酸液,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无机酸11~25份,酸化用高温缓蚀剂1~3份,酸化用稠化剂0.4~1.2份,酸化用高温铁离子稳定剂0.5~1.5份,酸化用助排剂0.5~1.5份,酸化用破乳剂0.5~1.5份,酸化用粘土稳定剂0.5~1.5份。其同时具有氢离子缓释性好、磨阻低、返排率高、自动破乳、对粘土具有稳定防膨作用;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返排难度大、施工磨阻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工艺用稠化酸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井低摩阻深度酸化酸压用酸液。
背景技术
常规酸化由于酸液反应强,酸岩反应速度快,酸液滤失严重,导致酸压裂缝的有效长度短,达到不施工要求。使用常规酸进行酸化,酸液摩阻较高,在井深超过4000m的油气井,酸化施工过程中,井口压力较高,对进口装置要求极高,大大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及施工安全。
有文献公开了一种温控变粘酸的酸压技术,该技术在酸压过程中,酸液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能有效地减缓酸岩反应的速率,达到深度酸化的目的,但是该酸液体系在高温下酸液破胶困难,造成返排液粘度较高,增加了返排的难度。
另一文献公开了一种交联酸酸压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在稠化酸基液中加入一种交联剂,使得酸液发生交联,从而增大酸液的粘度,减缓酸岩反应的速率,达到深度酸化的目的。但是,该酸液体系交联后,酸液粘度高,存在施工摩阻高,对井口设备要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井低摩阻深度酸化酸压用酸液,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易破胶、磨阻低且具备岩层深度酸化功能的酸化酸压用酸液,以解决现有具备深度酸化的压裂用酸液所存在的返排难度大、施工磨阻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井低摩阻深度酸化酸压用酸液,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无机酸11~25份,酸化用高温缓蚀剂1~3份,酸化用稠化剂0.4~1.2份,酸化用高温铁离子稳定剂0.5~1.5份,酸化用助排剂0.5~1.5份,酸化用破乳剂0.5~1.5份,酸化用粘土稳定剂0.5~1.5份。
优选的,所述酸液,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无机酸18~22份,酸化用高温缓蚀剂1.5~2.5份,酸化用稠化剂0.6~1份,酸化用高温铁离子稳定剂0.8~1.2份,酸化用助排剂0.8~1.2份,酸化用破乳剂0.8~1.2份,酸化用粘土稳定剂0.8~1.2份。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酸为盐酸,或者由氢氟酸和盐酸混合制得的混合酸中的任一种。使用氢氟酸替代一部分盐酸,能够在增强酸液酸性的同时,减少无机酸的使用量。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用高温缓蚀剂为曼尼希碱类缓蚀剂,且浓度为58~61wt%。能够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从而对进口设备、井下施工管柱和工具都起到较好的缓蚀作用,160℃度下,其缓释效率依然能够达到98%以上。其为四川威沃顿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在售的WLD31A型高温缓蚀剂。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用稠化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所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500-700万。其起到提升酸液体系粘度,减缓无机酸中氢离子的释放,从而降低反应速度;其为四川威沃顿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在售的WLD32B型高温缓蚀剂。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用高温铁离子稳定剂为柠檬酸络合剂类铁离子稳定剂,且浓度为27~32wt%。能够有效地铁离子,是铁离子在酸中不易发生水解,还可以将三价铁离子还原至二价铁离子,在乏酸中达到稳定铁离子的目的,最终实现防止铁凝胶沉淀并使之随乏酸排除的效果;为四川威沃顿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在售的WLD28A型高温铁离子稳定剂。
进一步的,所述酸化用助排剂为氟碳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作用为降低酸液的表界面张力,从而降低毛细管阻力,利于残酸的返排;其为四川威沃顿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在售的WLD76型助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威沃敦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威沃敦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8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