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53726.8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8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梁;李浩然;任小永;李建飞;陈乾宏;朱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H02J3/38;H02J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型 双向充电机 控制电路 光耦隔离驱动电路 电力电子变换器 电池组 车载充电机 正反向运行 采样电路 高可靠性 双向运行 高功率 高效率 电网 | ||
1.一种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包括双向AC/DC变换器、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控制单元;电网依次经双向AC/DC变换器、隔离型DC/DC变换器连接电池组,隔离型DC/DC变换器采用LLC变换器,控制单元包括采样电路、DSP和光耦隔离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开关管Q6;开关管Q1与Q2串联构成第一桥臂,开关管Q3与Q4串联构成第二桥臂,开关管Q5与Q6串联构成第三桥臂;该双向AC/DC变换器采用图腾柱交错并联结构,第一桥臂中点经Lac1滤波电感连接电网第一端,第二桥臂中点经Lac2滤波电感连接电网第一端,且Lac1与Lac2与电网连接在同一端;第三桥臂中点与电网第二端连接;母线电容采用Cbus1和Cbus2串联的结构以提高电压等级,双向AC/DC变换器输出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接母线电容正极和负极;母线电容正极和负极分别接LLC变换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LLC变换器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接电池组的正端和负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是:开关管Q1~Q6均为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母线电容Cbus1和Cbus2,为功率解耦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型DC/DC变换器为LLC变换器,包括原边全桥变换电路、谐振电路、副边全桥变换电路;所述原边全桥变换电路包括第七开关管Q7,第八开关管Q8,第九开关管Q9,第十开关管Q10;所述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Lr、谐振电容Cr以及变压器;激磁电感Lm集成在变压器中;开关管Q7和Q8的中点依次串联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再与高频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的一端连接,开关管Q9和Q10中点与高频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副边全桥变换电路包括第十一开关管Q11,第十二开关管Q12,第十三开关管Q13,第十四开关管Q14;开关管Q11和Q12中点与变压器副边的一端连接,开关管Q13和Q14的中点与变压器副边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隔离型双向充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管Q7~Q14均为MOS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7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的海底电站系统
- 下一篇:电气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