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搁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53525.8 | 申请日: | 201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金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33/72;B29C33/34;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隔条 模具 转动 内筛板 搁板 外框架 制造 安装转动机构 注塑一体成型 安装模具 模具闭合 模具清洗 熔融塑料 四周边缘 一体成型 注塑成型 保压 开模 筛板 脱模 填充 断裂 冷却 取出 | ||
1.一种新型搁板,包括外框架和内筛板,所述外框架设置在所述内筛板的四周边缘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筛板包括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所述第二隔条相互交叉一体成型注塑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隔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第一隔条之间一体成型注塑有第三隔条,相邻两根所述第三隔条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隔条和所述第三隔条之间一体成型注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筛板设有吸取圆盘,所述吸取圆盘与所述第一隔条、所述第二隔条连接,所述吸取圆盘呈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外框架的宽度方向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吸取圆盘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条,所述第一加强条连接于所述内筛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设有第二加强条,所述第二加强条沿着所述外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条与所述第一加强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处设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四个角处设有包边板,所述包边板卡紧于所述内筛板上,所述包边板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板的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有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的长度和宽度为300~2000mm。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搁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模具清洗:先准备模具,模具的凹槽以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的形状位置进行预制,再采用煤油对模具进行清洗,再将模具放置在转盘上,接着采用压缩空气吹干模具,然后对模具的第一螺纹孔和导向柱涂防锈油;
b、安装模具:将模具放置在注塑台上,四块L型金属片卡紧模具,再在L型金属片的第二螺纹孔与模具的第一螺纹孔之间拧入锁紧螺丝;
c、采用合模系统进行模具闭合:采用合模气缸将合模板紧固在模具上,模具的导向柱通入到合模板的导向孔中;
d、安装转动机构:在注塑台的通孔中通入连接杆,再将连接杆焊接在注塑台的侧面上,接着在转动耳板的侧面焊接轴杆,并将轴杆设于底座上,然后将连接杆与转动耳板焊接固定,再在轴杆上套入保护臂,然后在保护臂之间焊接支撑座,支撑座与注塑台的底面焊接固定,再将轴杆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e、第一次注塑:控制驱动装置保持初始状态,保护臂处于水平状态,转动耳板处于竖直状态,此时模具处于水平状态,再采用液压系统调节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采用注塑系统的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注入熔融塑料的量为注入总量的3/4;
f、第一次转动模具:启动驱动装置,控制转动耳板顺时针转动90°,转动耳板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模具处于竖直状态,同时采用橡胶锤敲打模具的侧面,模具保持竖直状态15-20秒,进行下一步操作;
g、第二次转动模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转动耳板逆时针转动90°,模具处于水平状态,并保持水平状态10-15秒,进行下一步操作;
h、第三次转动模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转动耳板逆时针转动90°,转动耳板处于水平状态,此时模具处于竖直状态,同时采用橡胶锤敲打模具的侧面,模具保持竖直状态30-40秒,进行下一步操作;
i、第四次转动模具:通过驱动装置控制转动耳板顺时针转动90°,模具处于水平状态,并静置1-2分钟;
j、第二次注塑:采用液压系统调节注塑压力和注塑速度,采用注塑系统的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注入熔融塑料的量为剩余的量;
k、进行保压回胶,再对模具进行冷却,然后开模并脱模,取出注塑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5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发泡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件冲切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