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葚汁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9070.2 | 申请日: | 2018-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定县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 |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桑葚汁 沥干 制备 取出 食品技术领域 超声波处理 活性物质 接种发酵 清水洗净 润肺止咳 神经疲劳 微波加热 保护液 促消化 发酵液 抗疲劳 冷藏室 清香味 桑椹汁 便秘 冷藏 发酵 浸泡 大脑 保存 水果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葚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桑葚用清水洗净后,用保护液浸泡,取出沥干;(2)将上一步骤沥干的桑葚放置到冷藏室中保存;(3)将上一步骤冷藏后的桑葚取出粉碎;(4)将桑椹汁用微波加热到,接种发酵菌发酵,所得发酵液经超声波处理即得。本发明桑葚汁不仅具有水果的清香味,而且口感温馨,具有很好的口感,制成的桑葚汁含有的大量活性物质具备抗疲劳、促消化,不仅有益于大脑,预防神经疲劳,还有润肺止咳、防止便秘的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桑葚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这直接对肾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例如,许多人习惯熬夜,半夜三更也不睡觉;爱吃重口味的食物;滥用药物;忽视疲劳的身体、不注意休息;还有工作、生活压力大等等。这些生活习惯对我们的肾脏产生极大的损害,长期如此,肾功能会日渐下降,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这种疾病的产生与膳食结构不合理、不科学,以及生活习惯不健康密切相关,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治疗和饮食疗法,而且特别提倡饮食疗法,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基本疗法,目前市场上调理肾脏的食疗产品很多,但是这些产品虽有一定的作用,却都存在效果不显著、携带饮用不方便、人体摄取量少等不足,因此有必要根据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和食疗养生理论,研制开发一种适合人们需要的食用方便的新型功能性现代化工业加工的食品。
桑葚(sāngshèn),又作桑椹,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中对桑椹的药用价值和用法有详尽的阐述,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葚汁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桑葚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桑葚用清水洗净后,用保护液浸泡20-35min,取出沥干;
(2)将上一步骤沥干的桑葚放置到冷藏室中,将冷藏室温度降低到-40℃,保存25-35h;
(3)将上一步骤冷藏后的桑葚取出,在-5℃下粉碎,得到带冰块的桑葚汁;
(4)将桑椹汁用微波加热到30-35℃,接种发酵菌发酵35-55h,所得发酵液经超声波处理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1)中,保护液由质量比为1:5:11:800的卵磷脂、醋酸、淀粉、水混合后煮沸3-5min冷却得到。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冷藏室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8-15%、二氧化碳含量为30-55%。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发酵菌由质量比为1:3:2的纳豆芽孢杆菌、乳杆菌、酿酒酵母组成,所述发酵菌的接种量为桑葚质量的9-13%。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发酵为密封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为35-38℃。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超声波处理条件为:功率400-700W、温度40-45℃、时间20-35min.
进一步的,所述淀粉为小麦淀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定县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普定县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9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