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45680.5 | 申请日: | 2018-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吉光;郑力宁;肖波;张洪才;车从荣;董友前;蒋栋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8;C22C38/50;C22C33/04;C21C7/064;C21C7/06;C21C7/1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冯晓昀 |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合金化 高碳合金钢 耐冲击 耐磨 铌钛 钢球 轧制生产工艺 奥氏体晶粒 微合金元素 质量百分比 耐磨性 再次出现 钢合金 破碎 配方 生产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65~0.85%、Si:0.20~0.45%、Mn:0.80~1.00%、P:≤0.015%、S:≤0.015%、Ni:0.05~0.10%、Cr:0.75~0.95%、Al:0.010~0.045%、Nb:0.020~0.050%、Ti:0.010~0.050%、[H]≤0.0002%、[O]≤0.002%、[N]≤0.006%,其余Fe。从上述配方可知,本发明的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原有成分基础上添加适量的微合金元素Nb和Ti,以控制奥氏体晶粒尺寸,使Nb、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通过优化该钢的化学成分,拓宽钢球的轧制生产工艺窗口,并且提高钢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避免钢球再次出现提前破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行业中的高碳合金钢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富矿储量的日益减少,以及市场对金属需求的逐步增加,需要处理的矿石量逐年增长,这要求选矿设备规模不断扩大,性能不断提高[1]。选矿的关键流程之一是磨矿[2],磨矿工艺不断地朝着更加优化的加工流程演变,其明显的趋势是采用大型半自磨机流程,取代传统的碎磨流程,使流程简化,基础建设投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半自磨设备大型化,成为国内外大型矿山的发展趋势。
钢球作为半自磨机中的主要研磨介质,起到物料破碎研磨的作用。随着半自磨机向大型化的发展,对耐磨钢球的抗破碎性能和耐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制大规格钢球成为耐磨钢球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从耐磨钢球生产工艺和钢球性能对比可知,锻球与轧球的硬度值相近,但锻球的冲击值高于轧球。
然而,生产轧球也有一定的优势,如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较高。应用轧制工艺生产大规格耐磨钢球成为钢球生产企业的一种追求。
合金钢球在做落球试验时,钢球出现提前破碎的现象,即第一个破碎球的落球循环次数低至千余次,远远低于目标循环次数2万的要求,满足不了耐磨钢球生产厂家对钢球的寿命要求。经分析研究,破碎钢球晶粒粗大是引起钢球开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耐磨钢球的化学成分设计不当,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生产工艺窗口狭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原有成分基础上添加适量的微合金元素Nb和Ti,以控制奥氏体晶粒尺寸,使Nb、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通过优化该钢的化学成分,拓宽钢球的轧制生产工艺窗口,并且提高钢合金的耐磨性和韧性,避免钢球再次出现提前破碎;通过调整C、Mn、Cr、Mo含量,加入微合金元素Nb、Ti,使得高碳合金钢的耐磨性和韧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在保证材料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固溶强化对基体韧性的损失,改善和增加材料的低温冲击功;通过该生产方法所制备得到的钢,其晶粒细小、充分均匀分布在合金内,极大提高了高碳合金钢的耐磨性和韧性;用该种微合金高碳合金钢制成的钢球,其磨耗大幅度降低。。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65~0.85%、Si:0.20~0.45%、Mn:0.80~1.00%、P:≤0.015%、S:≤0.015%、Ni:0.05~0.10%、Cr:0.75~0.95%、Al:0.010~0.045%、Nb:0.020~0.050%、Ti:0.010~0.050%、[H]≤0.0002%、[O]≤0.002%、[N]≤0.006%,其余Fe。
下面具体说明本发明强耐磨、耐冲击的铌钛微合金化高碳合金钢化学成分的限定理由:
C:0.65~0.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5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