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07826.7 | 申请日: | 2018-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张亮亮;黄万禧;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F16F7/00;B66B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弹簧 升降机 底板 底座固定机构 建筑升降机 限位板 稳定性能 收纳筒 连接限位板 不易变形 向上移动 向下收缩 占用空间 固定杆 震动力 穿孔 垫板 减小 挺杆 晃动 器械 吸收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包括底板、限位板和穿孔,收纳筒通过顶板和垫板分别连接限位板和底板,限位板顶部受到向下的压力后,挺杆向下收缩在收纳筒内部,同时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推动顶板向上移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吸收震动力,减小了升降机底部的晃动性,升降机底部稳定性能好,不易损坏。利用固定杆插入地面,方法简单,安装快捷,占用空间小,稳定性能好。不需要使用过多的器械,底部能承受起升降机在使用中受到的压力,底板和限位板不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建筑升降机,亦称施工电梯、施工升降机。在香港、东南亚俗称,一般是指在建筑工地上垂直运送行人或建材货物的运输工具。目前,全球的建筑升降机总数超过800万部,是当代建筑工业使用最多的垂直型人货运输工具。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后的产物。1845年,第一部液压升降机诞生,可视之为建筑升降机的雏形。1853年,美国人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建筑升降机的使用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最初的升降机是由蒸汽机推动的,因此使用它的建筑工地必须装有锅炉房。1880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使用电力的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建筑升降机正式出现。升降机在使用中底部需要很好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发生晃动倾倒。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在对建筑升降机进行固定时,稳定性能较差,在工作中容易晃动,安装拆卸不方便,局限性较大。且底部的重心较低,升降机在运输物体时,震动力较大,升降机易损坏,安全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包括底板、限位板和穿孔,收纳筒通过顶板和垫板分别连接限位板和底板,限位板顶部受到向下的压力后,挺杆向下收缩在收纳筒内部,同时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推动顶板向上移动,第一减震弹簧和第二减震弹簧吸收震动力,减小了升降机底部的晃动性,升降机底部稳定性能好,不易损坏。
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升降机用底座固定机构,包括底板、限位板和穿孔,所述底板顶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中部纵向设置有方形穿孔,所述底板顶部两侧均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部中端连接有中空设置的收纳筒,所述收纳筒顶端内部套装有挺杆,所述挺杆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底部与所述垫板顶部之间均匀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减震弹簧,所述顶板顶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底部,所述顶板中部一侧连接有两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底部一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杆的连接处安装有螺钉,所述安装杆底部一端呈水平设置,所述底板底部四周均连接有一固定杆,所述底板和所述限位板两端均连接有若干个套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环由对称的两半圆环组成,且两个半圆环两侧均通过螺栓杆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半圆环内部一侧连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环一侧中部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底板和限位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挺杆底部与收纳筒的内部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且挺杆的尺寸与收纳筒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杆下方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螺孔,且安装杆通过螺孔连接螺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杆上部一端内部横向贯穿设置有通孔,紧固螺栓一端通过通孔贯穿安装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和垫板通过螺栓连接限位板和底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杆底部呈圆锥形设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垫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穿孔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未经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7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吊装托架自动锁紧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技术服务的安全抬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