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802018.1 | 申请日: | 2018-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6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光;朱天一;史军杰;陈文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4 | 分类号: | G01M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春晓 |
| 地址: | 3151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传感器 摄像头 检测装置 冲孔模 检测 汽车缓冲器 孔位 底座 修正 工业摄像头 产品加工 工序效率 逻辑判断 生产效率 视觉系统 液压系统 液压组件 有效检测 检测台 位置度 槽位 架设 压抑 并用 驱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及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光电传感器、摄像头以及冲孔模;冲孔模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检测台上;摄像头通过检测架设置于检测台上;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产品的孔位和位置度;摄像头用于检测产品的槽位;冲孔模通过液压组件驱动以对产品上的孔位进行修正;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与工业摄像头视觉系统相结合做逻辑判断,并用液压系统控制压抑组件进行修正,以提高产品的有效检测率、提高产品加工工序效率,从而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缓冲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缓冲器底座的检测是通过人工检验,很容易造成漏检,导致产品加工工序难度大、成本高、较为麻烦,以验证影响到产品的加工效率和良好率,且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基于上述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效率低、容易漏检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光电传感器、摄像头以及冲孔模;冲孔模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检测台上;摄像头通过检测架设置于检测台上;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产品的孔位和位置度;摄像头用于检测产品的槽位;冲孔模通过液压组件驱动以对产品上的孔位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检测架上还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摄像头通过支撑架可滑动设置于滑轨上。
进一步地,检测架可倾斜转动设置于检测台上,以使摄像头可绕检测架倾斜转动,从而调整检测距离。
进一步地,滑轨为双滑轨,双滑轨设置于检测架的中间位置;支撑架为双排滑杆;摄像头夹紧设置于双排滑杆之间,并对准检测台上的产品;双排滑杆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双滑轨上;双排滑杆和双滑轨连接处设有锁紧件,用于锁紧双排滑杆。
进一步地,冲孔模包括有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相对设置于检测台的两侧;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之间设有产品检测区域;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的外侧端分别通过液压组件驱动,以对产品上的孔位进行修正。
进一步地,液压组件包括有液压油缸、传动件以及夹紧件;液压油缸固定设置与检测台的两端,并位于冲孔模的外侧;液压油缸分别通过传动件与夹紧件传动连接,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夹紧件夹紧产品。
进一步地,液压组件还包括有小油缸;小油缸设置于传动件的两侧,并分别与冲孔凸模通过支撑板传动连接;小油缸通过驱动冲孔凸模以对产品进行检测和修正。
进一步地,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分别通过支撑板与传动件连接;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均包括四个;四个冲孔凹模和四个冲孔凸模分别设置于支撑板上;支撑板通过传动件与小油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深孔定位件和平面定位件;冲孔凹模和冲孔凸模之间,位于检测台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深孔定位件设置于第一定位槽内;深孔定位件两侧设置第二定位槽;平面定位件设置于第二定位槽内。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汽车缓冲器底座检测装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S1:调整检测装置上的液压组件,确认产品位置,并定位产品;
S2:液压组件带动的通规来检测产品的车孔,并对车孔进行修正;通过调整定位槽内的左、右定向模块,来检验产品的左、右向;同时检测产品车孔的位置度;如果合格,光电信号传输给PLC,PLC做出判定;如果不合格,液压组件施加横向力完成车孔作业,并在完成后给PLC信号做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安纳杰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02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