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97086.3 | 申请日: | 2018-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夏青;柴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1/336;H01L2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阵列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该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图案化的栅极层;在图案化的栅极层上形成栅极绝缘层;在栅极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通过干法刻蚀在半导体层上形成沟道区;在半导体层上制备第一保护层及源漏层,其中源漏层的形成采用湿法刻蚀。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解决薄膜晶体管沟道区长度的设计瓶颈,提升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充电率,优化产品显示品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设备的需求得到了增长,因而也推动了液晶面板行业的快速发展,面板的产量不断提升,对产品的品质及良率也有了更高要求,提升产品质、降低不良率、节约成本成为面板行业的主题。
目前TFT LCD模组结构中,阵列基板主要起到控制每个像素的开关,进而控制画面显示。阵列基板电路设计主要分面外走线和面内走线,面内设计中最关键的就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TFT 器件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充电率,充电率与TFT的沟道宽度(channel width) 与沟道长度(channel length)的比值相关。理论上宽度越大,长度越小,充电率越高。
实际设计过程中,宽度很容易通过设计进行加大,但是长度因为受到制程能力的限制,无法做到很小。目前最短的沟道长度最短只能做到大概3.5um~4um,因为设计加大宽度会影响到开口率,所以TFT充电率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能够解决薄膜晶体管沟道区长度的设计瓶颈,进一步提升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充电率,优化产品显示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图案化的栅极层;在所述图案化的栅极层上形成栅极绝缘层;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形成半导体层;通过干法刻蚀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沟道区;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制备第一保护层及源漏层,其中所述源漏层的形成采用湿法刻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层,形成于与衬底基板上;栅极绝缘层,形成于所述栅极层上;半导体层,形成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半导体层上具有沟道区,所述沟道区采用干法蚀刻形成;第一保护层,形成于所述半导体层上;源漏层,形成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通过改变薄膜晶体管中沟道区的形成制程,即将形成薄膜晶体管中沟道区的干法蚀刻和湿法蚀刻两种制程分开,可以解决了薄膜晶体管沟道区长度的设计瓶颈,进一步提升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充电率,优化产品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薄膜晶体管制备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薄膜晶体管一实施方式的制备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薄膜晶体管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步骤S3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沟道区一实施方式的制备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步骤S4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步骤S5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阵列基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97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