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64459.7 | 申请日: | 2018-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7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杨顺;谢忠胜;杨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E02B8/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义 |
| 地址: | 61173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清淤 泥石流 拦砂坝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坝体以及位于主坝体背水面一侧的防冲辅助结构,所述主坝体由左右两侧的非溢流段和中间的溢流段组成,所述非溢流段采取混凝土浇筑方式一体成型,溢流段采用组装坝体的结构;所述防冲辅助结构为副坝与护坦的组合,在溢流段的上表面设有增加坝体整体防冲刷能力的防冲钢板,所述组装坝体由数个预制构件采用卯榫结构拼接而成,所述预制构件包括长方体状主体,在主体一侧或者两侧设有连接部,所述预制构件的主体上设有锚固孔,在锚固孔内设有尺寸匹配的锚杆对组装坝体进行连接加固,锚固孔中布设套管,锚杆通过灌浆固定在套管中,锚杆的底端固定于溢流段下方结构上,上端为锚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坝体的迎水面为台阶状,迎水面坝体坡度为1:0.75-1:1,背水面为垂直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段的宽度根据泥石流流量以及沟谷条件计算确定,当宽度不超过20米时,仅采用组装坝体的结构,当宽度超过20m时,采用桩结构对溢流段坝体进行分隔,以加强组装坝体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一种所述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在清淤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首先在清淤作业前,根据泥沙动力学分析计算自然冲淤的最大粒径、冲刷深度,并计算库区堆积物可冲走的比例,确定清淤规模;其次,根据清淤规模拆卸掉溢流段匹配数量的预制构件,然后在库区开挖过流通道,再利用泥石流爆发间歇期的集中水流,快速冲刷库区泥沙进行自然清淤,清淤完成后重新安装拆卸下的预制构件,完成一道拦砂坝的清淤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在清淤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工作采取由上游往下游逐级清淤的顺序进行,且在最后一道拦砂坝未满库时开展,以最后一道拦砂坝作为预留安全储备;在拆卸预制构件前,在库区开挖沟槽或修建临时导流堤,采用束水攻沙的方式加速库区整体清淤速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然清淤的泥石流拦砂坝在清淤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拆卸组装坝体时,最下游的拦砂坝一次拆卸高度控制在总坝高的0.1-0.2倍范围内,其余拦砂坝一次拆卸高度控制在有效坝高的0.2-0.5倍范围内,拆卸后的缺口断面设计为V型,加速泥沙的冲刷;拆卸时,解开锚杆的锚固端,将预制构件拆卸下来,再取掉整体式锚杆结构,并在溢流段两侧施加临时锚杆,形成V型泄流口;待清淤完成后,将临时锚杆拆卸下来,将预制构件按照表面破坏程度重新组装,表面破坏严重的装载在中下部,而表面完好的预制构件则装载在拦砂坝过流面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44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