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循环节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62619.4 | 申请日: | 201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韵之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竹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温检测模块 烧水 热水器 节流 加热 控制电子开关 控制蓝牙模块 有效节约用水 发送 冷水输入口 热水输出口 回流通道 冷水回流 实时获取 水温数据 用户设定 阀打开 检测 蓝牙 输出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循环节流方法,控制单元控制烧水模块烧水;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实时获取水温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单元;当水温检测模块二检测到的水温达到预定值N时,控制单元控制电子开关阀打开,使热水从热水输出口输出热水;回流通道使外部未被加热达到预定值M的冷水回流至冷水输入口,再次经过烧水模块进行加热;当水温检测模块二检测到水温达到预定值M,控制单元控制蓝牙模块通过蓝牙向外发送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处水温均已达到预定水温的信息;预定值N为用户设定的水温,预定值M为比N低2‑5摄氏度的值。本发明不仅无需使用者手动试水的温度,而且还能有效节约用水,大大提高了热水器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水器,尤其是用于热水器的循环节流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传统的热水器每次打开需要放一段时间,才能将水温升到合适的温度,每次使用时,使用者都需要人为的去用手或者身体感知水温才能确认水温状况,这种热水器必然会使使用者受冷水刺激,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差的水温感受。另外这种传统的热水器,在水温达到合适温度前,需要白白的放掉很多冷水,这样必然导致浪费很多的水资源。
因此,提出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循环节流方法是本发明所要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传统热水器用户体验差、水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热水器的循环节流方法,预先设置一带有循环节能功能的热水器,该热水器包括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冷水输入口、热水输出口、回流通道、蓝牙模块、烧水模块、电子开关阀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烧水模块、蓝牙模块以及电子开关阀连接;所述水温检测模块一安装于回流通道处;所述烧水模块安装于热水输出口与冷水输入口之间;所述电子开关阀安装于热水输出口前端;所述水温检测模块二安装于烧水模块和电子开关阀之间;所述电子开关阀具有一输入口、第一输出口以及第二输出口,所述热水输出口连接于电磁开关阀的第一输出口,所述回流通道的输入口连接于电磁开关阀的第二输出口;
采用所述带有循环节能功能的热水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烧水模块烧水;
第二步,所述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实时获取水温数据,并发送至控制单元;
第三步,当水温检测模块二检测到的水温达到预定值N时,控制单元控制电子开关阀打开,使热水从热水输出口输出热水;
第四步,所述回流通道使外部未被加热达到预定值M的冷水回流至冷水输入口,再次经过烧水模块进行加热;
第五步,当水温检测模块二检测到水温达到预定值M,控制单元控制蓝牙模块通过蓝牙向外发送水温检测模块一、水温检测模块二处水温均已达到预定水温的信息;所述预定值N为用户设定的水温,所述预定值M为比N低2-5摄氏度的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环境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存储单元;所述环境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存储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N, M, 环境温度K以及输送热水管道长度L的对应关系公式:
g(L *(N-K)) =N - M;
其中,上式中的g为多次实验后所获得的经验权重值,g = 0.05,式中L以米为基本单位,式中N、M、K均以摄氏度为基本单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通道中还设有一循环泵,用于将热水器流出的冷水输送至热水器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开关阀为电磁三通阀,采用择一的方式输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烧水模块包括金属管,该金属管内装有电热丝,金属管内设有绝缘材料层,从而将电热丝封装固定在金属管中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韵之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韵之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62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