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755193.X | 申请日: | 201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0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董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ki 机制 微流控 芯片 稳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涉及芯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本体,固定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稳固机构。该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通过设置有正反转电机,配合使用螺纹管、螺纹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轴承、第二滑杆和第三强力弹簧,能有效的通过两个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固定板的移动,使海绵板与芯片本体相接触并对第三强力弹簧进行压缩,达到了对芯片本体稳固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和微全分析系统,芯片,又称微电路、集成电路,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体积很小,常常是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一部分,芯片一般是指集成电路的载体,也是集成电路经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后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可以立即使用的独立的整体,在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使用时需要一种稳固装置对其进行稳固。
现有的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在使用过程中其稳固效果较差,极易对芯片造成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不符合产品的长期使用原则,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它具有保持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KI机制的微流控芯片稳固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芯片本体,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固定镶嵌有稳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空腔、第一轴承、正反转电机、第一齿轮、第一凹槽、第二轴承、螺纹管、螺纹杆、第二齿轮、滑槽和滑块,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凹槽,每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均放置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凹槽并延伸至固定座的上方,每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与螺纹杆相适配的螺纹管,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壁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与两个螺纹管底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螺纹管顶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空腔,且两个空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凹槽的两侧,每个所述空腔的内顶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每个所述空腔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正反转电机,两个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轴承并延伸至固定座的上方,且两个正反转电机输出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且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55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