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及产品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41556.4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0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宁昕;王于波;王鹤;陈泽贵;金学明;刘国华;庞振江;王文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王芊雨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识器 地下 密文 电子身份码 密钥管理系统 射频芯片 管线数据 生成密文 实际位置 算法生成 应用密钥 潜在的 识别码 生产工艺 密钥 加密 写入 泄露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密钥管理系统通过国密算法生成密钥;在密钥管理系统中应用密钥对TID识别码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密文;将密文写入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射频芯片中,以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以及将含有密文的射频芯片按照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生产工艺加工成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本发明的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及产品能够显著增强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的安全性,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潜在的泄露管线数据资料和管线实际位置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地下电子标识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一旦地下管线发生管线事故,一方面会给管线管理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城市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如何在日常管理中提高管理效率、及时发现并消除管线运营的安全隐患,并在管线维修时快速精准查找到故障管线,避免乱开挖、挖错或挖断管线,以及提高管线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等一直是管线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入,通过在地下管线的关键位置附近埋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通过标识器内附带的随机电子身份码在管线管理系统中记录地下管线的属性信息和位置信息,建立与管线实际位置相吻合的管线电子台帐,应用时通过标识器探测器查找和识读地下电子标识器电子身份码,然后利用电子身份码从管线管理系统中获取地下管线的数据资料和实际位置,为日后地下管线路径的获取、维修时快速确认、提高日常维护管理效率及时发现管线安全隐患,减少管线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已经在电力、燃气、热力、石油石化等管线行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虽然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应用给地下管线行业的管理带来了便利并能避免一些管线事故的发生,但就目前应用中的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本身的安全性和产品应用过程的安全性较差,很容易导致地下管线数据资料和位置的泄密,并存在管线出现意外事故的风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其能够显著增强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的安全性,并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在实际应用中潜在的泄露管线数据资料和管线实际位置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电子标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密文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密钥管理系统通过国密算法生成密钥;在密钥管理系统中应用密钥对TID识别码信息进行加密,以生成密文;将密文写入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射频芯片中,以作为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电子身份码;以及将含有密文的射频芯片按照地下电子标识器的生产工艺加工成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密文写入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射频芯片中具体为:以镭射熔断射频芯片IC上的导线的方式将密文写入地下电子标识器的射频芯片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采用内置有相应解密芯片的探测器识读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以及解密电子标识器产品内的电子身份码,以获取与地下电子标识器产品埋设位置所对应的地下管线数据资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TID识别码信息包括:公司代码段、验证号段、流水号以及校验码,其中,公司代码段与验证号段共同作为验证数据且固定不变,并与流水号共同作为TID识别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TID识别码具有唯一密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41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