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装置以及控温新风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39760.2 | 申请日: | 2018-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2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莹;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02;F24F11/77;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沈宗晶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装置 送风管道 新风系统 可伸缩 控温 送风口 开关面板 灭菌装置 使用区域 弯曲结构 温度可调 用户感知 多元化 洁净度 伸缩 风速 空调 风向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以及控温新风系统,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口以及开关面板;所述送风管道的至少部分为可伸缩弯曲结构;所述送风装置通过所述送风管道的可伸缩弯曲部分的弯曲来改变风向,通过所述送风管道的可伸缩弯曲部分的伸缩来调节所述送风口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改变用户感知风速的目的,从而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控温新风系统在所述送风装置以及空调的基础上增加了灭菌装置,从而可以保证通过所述送风装置到达使用区域的风温度可调而且洁净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风装置以及控温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空调系统多为混合送风形式,混合送风是让送出的风先与室内空气混合,然后再被送到室内人员呼吸区。混合送风的目的是为了使室内温度尽可能均匀,但同时这样也导致了室内整体温度变化较慢,空调用户体验感较差。尤其对于传染病房来说,传染性病毒是以点源形式分布存在,通过病人的呼出空气及飞沫为污染源,传染性病毒会在气流的推动下在病房中大面积扩散,引起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
为了解决传统空调系统的弊病,新发展的可置换空气的空调虽然通过换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交叉感染,但置换通风导致室内垂直温度梯度较大,靠近地面的气流温度低,风速大,容易造成吹风感导致不适。
对此,有研究人员提出在空调系统出风口增加一种送风装置,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风量和送风角度。但是这种装置送风角度的调节是通过百叶的转动来实现的,所能调节的角度极其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而且也没有考虑到空调系统送出的风不清洁,或者在送风管道中可能已经被污染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以及控温新风系统,以解决现有空调送出的风洁净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管道、送风口以及开关面板;
所述送风管道与所述送风口相连,所述送风管道的至少部分为可伸缩弯曲结构;
所述开关面板位于所述送风口上,所述开关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以控制所述送风口的开合。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送风管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所述第二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送风口相连,所述第二部分为可伸缩弯曲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为波节管。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送风管道的个数为一个或者多个所述送风口以及所述开关面板的个数与所述送风管道的个数一致。。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变风量机,所述变风量风机位于所述送风管道内。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变风量风机为直流无刷调压式风机。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开关面板上还设有风速调节按钮,所述变量风机通过所述风速调节按钮控制风速的大小。
可选地,在所述的送风装置中,所述送风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以及所述送风口和所述开关面板之间均用螺纹或铆钉连接。
一种控温新风系统,所述控温新风系统包括:空调、灭菌装置以及一如以上所述的送风装置;
所述空调具有一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与所述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道连通;
所述灭菌装置位于所述出风管道内。
可选地,在所述的控温新风系统中,所述灭菌装置为紫外灭菌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39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