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7067.3 | 申请日: | 2018-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从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从佳乐 |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台 浸种催芽 营养液腔 盖板 防护管 环形侧面 照明灯板 保温套 支撑板 下端 透明 大豆 镶嵌 营养液 浸种 内端 底座 轴承 保温 装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包括透明防护管、保温套、底座台、营养液腔、支撑板、O型圈、L型支撑杆、盖板以及照明灯板,所述透明防护管下端设置有底座台,所述透明防护管环形侧面上安装有保温套,所述底座台内部开设有营养液腔,所述营养液腔内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台上端装配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环形侧面镶嵌有O型圈,所述O型圈设置在底座台内部,所述L型支撑杆内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盖板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盖板下端镶嵌有照明灯板,该设计提高了浸种催芽效果,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保温以及照明的功能,同时也也可进行浸种的营养液量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属于农业种子培养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豆浸种催芽装置通常是直接将大豆放置在培养皿中,然后加入营养液直接进行浸种催芽,而无法进行保温、照明以及营养液的含量进行控制,培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保温以及照明的功能,同时也也可进行浸种的营养液量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包括透明防护管、保温套、底座台、营养液腔、支撑板、O型圈、L型支撑杆、盖板以及照明灯板,所述透明防护管下端设置有底座台,所述透明防护管环形侧面上安装有保温套,所述底座台内部开设有营养液腔,所述营养液腔内上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底座台上端装配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环形侧面镶嵌有O型圈,所述O型圈设置在底座台内部,所述L型支撑杆内端通过轴承分别与盖板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盖板下端镶嵌有照明灯板,所述照明灯板下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杆以及盖板均安装在透明防护管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台环形侧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透明防护管内环形侧面下部加工有内螺纹一,所述透明防护管通过内螺纹一以及外螺纹与底座台相连接,所述透明防护管外侧加工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台上端加工有放置槽,且放置槽内侧面加工有内螺纹二,所述支撑板通过螺纹以及内螺纹二与放置槽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均匀加工有至少两个微型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台上端对称加工有两个圆孔,所述L型支撑杆环形侧面下部加工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上安装有O型圈,且O型圈设置在圆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端固定有把手,所述盖板上下两端均加工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内部均安装有锁紧螺栓,且锁紧螺栓设置在L型支撑杆环形侧面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板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且导线上安装有开关,且开关固定在盖板上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大豆浸种催芽装置,本发明通过添加透明防护管、保温套、底座台、营养液腔、支撑板、O型圈、L型支撑杆、盖板以及照明灯板,该设计实现了保温以及照明的功能,同时也可对营养液的含量进行控制,同时也便于防护以及取出,解决了现有的大豆浸种催芽装置通常是直接将大豆放置在培养皿中,然后加入营养液直接进行浸种催芽,而无法进行保温、照明以及营养液的含量进行控制,培养效果较差的问题。
因添加外螺纹以及内螺纹一,该设计便于移动透明防护管,因添加防滑纹,该设计便于转动透明防护管,同时也便于对保温套进行定位固定,因添加放置槽以及内螺纹二,该设计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放置,因添加微型通孔,该设计便于营养液的渗出,因添加圆孔以及环形凹槽,该设计便于放置O型圈,因添加外接电源,该设计便于对照明灯板进行供能,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实现了保温以及照明的功能,同时也也可进行浸种的营养液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从佳乐,未经从佳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7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罗汉松的催芽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甜叶菊种子带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