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色拔扎染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21365.1 | 申请日: | 2018-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P1/38 | 分类号: | D06P1/38;D06P1/22;D06P1/673;D06P3/66;D06P3/60;D06P5/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棉织物 染色 还原染料 活性染料 色拔 预处理 生产效率 纯碱 烘干 捆扎 洗涤 食盐 保证 | ||
本发明适用于扎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色拔扎染法,包括以下步骤:A、棉织物进行预处理;B、根据棉织物的需求进行捆扎;C、棉织物通过活性染料在温度为30~90℃的环境下染色5~30min;D、还原染料在温度为50~80℃的环境下进行染色5~20min;E、将染色完的棉织物进行洗涤烘干;所述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分别包括以下重量的物质:食盐10‑40g/L、纯碱10‑20g/L,借此,本发明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扎染效果,方法简单且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扎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色拔扎染法。
背景技术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拔扎染是一种特殊的扎染方式,产品色彩图案风格独特。但目前的拔扎染往往色彩单一,一般是先经过染色后,再捆扎拔染,形成深底浅花或深花浅底的效果,多色拔染很少见。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拔扎染法,其可以提高扎染效率,保证扎染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拔扎染法,包括以下步骤:
A、棉织物进行预处理;
B、根据棉织物的需求进行捆扎;
C、棉织物通过活性染料在温度为30~90℃的环境下染色5~30min;
D、还原染料在温度为50~80℃的环境下进行染色5~20min;
E、将染色完的棉织物进行洗涤烘干;
所述活性染料和还原染料分别包括以下重量的物质:
食盐 10-40g/L
纯碱 10-20g/L。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活性染料在温度为50℃的环境下染色20min。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还原染料在温度为70℃的环境下染色10min。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食盐含量为25g/L,所述纯碱含量为15g/L。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洗涤的步骤包括氧化、第一次水洗、皂煮、拆线和第二次水洗,所述氧化时间为20min,所述第一次水洗时间为15min,所述皂煮时间为30min,所述第二次水洗时间为35min。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活性染料为活性红B-3BD或/和活性染料紫HB,所述还原染料为活性艳绿FFB或/和活性蓝RSN。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第一次水洗和第二次水洗温度分别为70℃和20℃。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皂煮温度为90℃,皂剂用量为3g/L。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5~30℃,烘干时间为5min。
根据本发明的色拔扎染法,所述氧化的温度为30~40℃,氧化所需的物质为纳米二氧化钛和纳米二氧化硅,所占比重为0.3: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拔扎染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未经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21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棉织物的多色扎染法
- 下一篇:一种羊绒和竹纤维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