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15771.7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易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P1/00 | 分类号: | G01P1/00;F16B1/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 代理人: | 张敏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门 卡块 线阵 安装板 安装块 配合设置 透镜成像 安装槽 侧壁 抵杆 内壁 匹配 朝向相反 弹簧连接 弹性装置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滑动连接 限位装置 拆卸 卡槽 下端 检修 开口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侧壁设有线阵光电门,所述线阵光电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块,且安装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与安装块匹配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块中设有开口朝向相反的凹槽,且两个凹槽相对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卡块,所述凹槽中设有与卡块配合设置的限位装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与卡块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中通过弹性装置滑动连接有与卡块配合设置的抵杆,且抵杆远离卡块的一端贯穿安装板设置。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线阵光电门安装拆卸简单快捷,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阵光电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
背景技术
光电门是一个像门一样的装置,一边安装发光装置,一边安装接收装置并与计时装置连接。当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被挡住,计时器开始计时,当物体离开时停止计时,这样就可以根据物体大小与运动时间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若计时装置具备运算功能,使用随机配置的挡光片(宽度一定),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光电门是由一个小的聚光灯泡和一个光敏管组成的,聚光灯泡对准光敏管,光敏管前面有一个小孔可以接收光的照射。光敏门与计时仪是按以下方式联接的。即当两个光电门的任一个被挡住时,计时仪开始计时;当两个光电门中任一个被再次挡光时,计时终止。计时仪显示的是两次挡光之间的时间间隔。
一般的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在安装时,操作较为麻烦,在需要对其进行检修更换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拆卸,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般的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在安装时,操作较为麻烦,在需要对其进行检修更换时,不便于对其进行安装拆卸,降低了工作效率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透镜成像的线阵光电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侧侧壁设有线阵光电门,所述线阵光电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块,且安装板的上侧侧壁设有与安装块匹配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块中设有开口朝向相反的凹槽,且两个凹槽相对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有卡块,所述凹槽中设有与卡块配合设置的限位装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与卡块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中通过弹性装置滑动连接有与卡块配合设置的抵杆,且抵杆远离卡块的一端贯穿安装板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限位块靠近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所述卡块的侧壁设有与限位块匹配的挡块。
优选的,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二弹簧,所述卡槽的两侧内壁对称设有滑槽,且滑槽靠近安装块的一侧内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滑块,所述抵杆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中设有滚珠,且滑块的侧壁设有与滚珠匹配的第一滚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下侧内壁连接有第三弹簧,且安装块与第三弹簧相抵设置。
优选的,所述抵杆贯穿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且压块上包裹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侧侧壁拐角处设有滚轮,且安装槽的内壁拐角处设有与滚轮匹配的第二滚槽。
优选的,所述线阵光电门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线阵光电门安装拆卸简单快捷,便于对其进行检修更换,节约了大量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易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易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5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