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711218.6 | 申请日: | 2018-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2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肖虎;陈朝轶;唐道文;赵平源;陈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83/04 | 分类号: | C09D183/04;C09D5/03;C09D7/61;C01B17/74;C01F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粉煤灰 磷石膏 耐热粉末涂料 固液分离 硫化物 熟料 氧化铝粉 氧化铝 联产 制酸 制备 固体有机硅树脂 五氧化二钒 综合利用率 流平助剂 耐热涂料 清洗烘干 制酸工艺 水磨 研磨 改性剂 浓硫酸 混匀 滤出 溶出 生料 烟气 煅烧 催化 硫酸 添加剂 沉淀 吸收 | ||
1.一种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磷石膏、粉煤灰、添加剂和改性剂混合并研磨制成生料,送入窑内焙烧,制得熟料;
2)将步骤1)制得的熟料进行水磨后用水溶出,并进行固液分离;
3)将步骤2)中固液分离得到的沉淀进行浮选,分离出硫化物;
4)将分离出的硫化物焙烧,焙烧产生的烟气经五氧化二钒催化后,用浓硫酸吸收,制得硫酸;
5)向步骤2)中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中加入CO2至白色沉淀不再产生,然后将白色沉淀滤出后清洗烘干,然后焙烧,得氧化铝,将氧化铝研磨后继续煅烧,得氧化铝粉;
6)向步骤5)所得的氧化铝粉中加入固体有机硅树脂和流平助剂后混匀,然后进行熔融挤出,将挤出物冷却后粉碎并过筛,得到耐热粉末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添加剂为碳酸钠或烧碱;所述改性剂为无烟煤、碳或煤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料中,磷石膏和粉煤灰按照1:0.8-1.6重量比的比例混合,添加剂添加比例按生料中所含Na2O和A12O3+Fe2O3总和的分子比为1:1添加,改性剂的混合比例为生料总重量的12-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窑为工业回转窑、工业隧道窑或工业立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是在温度1000-1250℃下焙烧时间1-2.5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溶出时的液固体积比为4-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硫化物是置于30-50%的富氧环境下,在800-1200℃下焙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是先将白色沉淀在温度800-1200℃下焙烧1-5小时;氧化铝研磨后继续在700-900℃煅烧0.5-2小时,得氧化铝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氧化铝粉、固体有机硅树脂和流平助剂的混合比例为氧化铝粉10-25wt%、固体有机硅树脂70-85wt%、流平助剂1-5wt%。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磷石膏和粉煤灰制酸联产耐热粉末涂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熔融挤出是在140-160℃下熔融挤出;所述过筛后得到的耐热粉末涂料的粒径为20-4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7112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83-00 基于由只在主链中形成含硅的、有或没有硫、氮、氧或碳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基于此种聚合物衍生物的涂料组合物
C09D183-02 .聚硅酸酯
C09D183-04 .聚硅氧烷
C09D183-10 .含有聚硅氧烷链区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C09D183-14 .其中至少两个,但不是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
C09D183-16 .其中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