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84568.8 | 申请日: | 2018-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B13/00 | 分类号: | F24B13/00;F23J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农用 灶台 锅底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涉及家居厨房领域。该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顶部的背面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操作杆正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的正面连通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外侧的背面套接有集灰布,所述空心杆的正面连接有罩板,所述罩板的外侧壁等间隔开设有进线孔,所述罩板的外侧安装有刮除机构。该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通过控制机构与刮除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控制机构能够带动刮除机构对锅底灰进行刮动,扒灰机构能够稳定的与锅底进行接触,将锅底灰能够从锅底刮下,让刮动后的锅底灰掉落到集灰布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厨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灶台过去叫锅台,也就是做饭时所需要操作用的一个平台,用砖垒成方体,前边留空作为烟囱,灶台后面留口作为添柴用的灶眼,上方留出一个大的圆形,在上面做一口大锅。这样,锅里煮饭,锅下添柴。
灶台上的锅在经过长时间的添加柴火进行燃烧时,锅底容易形成锅底灰,锅底灰中医里叫百草霜,灶突墨,灶突中尘,灶额上墨等,民间叫火炭灰,锅底灰,锅底黑等,然而目前并没有一种能够针对锅底灰进行收集的装置。
申请人在发明本专利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民用锅炉自动清灰装置”,其申请号为“201610480456.1”,该专利主要是对民用锅炉燃烧后产生的灰进行清理,但是主要针对的时燃烧后不会粘附在锅底上的灰尘进行清理,黏在锅底上的灰尘不方便进行清理,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方便对农用灶台锅炉底部的灰尘进行清理收集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解决了农用锅炉底部上粘附的锅底灰不方便进行清理收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农用灶台的锅底灰收集装置,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顶部的背面安装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机构,所述操作杆正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的正面连通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外侧的背面套接有集灰布,所述空心杆的正面连接有罩板,所述罩板的外侧壁等间隔开设有进线孔,所述罩板的外侧安装有刮除机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盘和定滑轮,所述转盘位于罩体的内腔,所述转盘的外侧开设有收卷槽,收卷槽的内壁缠绕有拉绳,所述定滑轮的顶部与罩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表面的顶部与拉绳接触,所述拉绳远离转盘的一端穿过罩体并延伸至空心杆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刮除机构包括弧形圆环板,所述弧形圆环板的内侧等间隔通过固定杆与罩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圆环板外侧的正面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的内侧等间隔滑动连接有三个滑块,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呈弧形状,且搭接在罩板的外侧壁上,所述滑动板的正面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嵌条滑槽,所述嵌条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嵌条滑块,所述嵌条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的正面贯穿滑移槽并延伸至滑动板正面的外侧,所述滑移杆的正面安装有扒灰机构,所述滑移槽内壁两侧的正面分别连接有第一弧形橡胶条和第二弧形橡胶条,所述第一弧形橡胶条远离滑移槽内壁的一侧等间隔固定连接有正极磁条,所述第二弧形橡胶条远离滑移槽内壁的一侧等间隔固定连接有负极磁条,所述嵌条滑块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远离嵌条滑块的一端依次穿过滑移槽、进线孔和空心杆并与拉绳固定连接,所述嵌条滑块靠近拉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嵌条滑块的一端搭接在罩板的外侧壁上,所述滑动板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两个相邻的滑动板的中部之间连接有伸张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青橄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4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节能柴火灶及方法
- 下一篇:隔离式气道进气燃烧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