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80750.6 | 申请日: | 201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安县出尘茶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武金花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制备 长效缓释 包膜 粒料 造粒 海鲜 预处理 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物发酵 标准流程 土壤墒情 物料混合 有机物料 制备改性 肥效期 复合肥 发酵 | ||
1.一种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置入粉碎机中粉碎至颗粒粒径至两毫米以下,与动物粪,食物垃圾、糠醛渣、海藻渣、菊花渣、豆渣和菜籽饼混合均匀后,得有机物料,加入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堆放75-90小时,即得发酵料;
(2)将海鲜壳送入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径为150-200目,得海鲜壳粉末,将海鲜壳粉末和厌氧污泥混合置于密封容器中,将密封容器置于38-43摄氏度的水浴锅中,厌氧处理10-15天,将密封容器中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搅拌混合清洗后,沉淀,过滤,放入90-100摄氏度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得混合粉末;
(3)向步骤(a)中制得的混合粉末中加入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以80-90W功率的超声波处理60-70分钟,过滤,用清水将滤料清洗至中性,置入90-100摄氏度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即得所述改性海鲜壳。
(4)将改性海鲜壳、蛭石粉、凹凸棒土、微量元素、桉树油与加入步骤(1)制得的发酵料搅拌混合均匀,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8%,置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50-300目筛;
(5)将步骤(2)中的产物放入圆盘造粒机中进行造粒,过筛,置入真空干燥及中在70-80摄氏度下,干燥至水分含量低于3%;
(6)将步骤(3)中的粒料加入包衣机中加热至100-120摄氏度,加入碳酸钙粉末搅拌均匀,接着包衣机一端喷洒清水将粒料浸湿,一端喷洒环氧树脂粉末,并不断搅拌30-35分钟,静置30分钟后,干燥,即得所述长效缓释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有机物料加入微生物菌粉在有机物料用140-145摄氏度的蒸汽灭菌30分钟,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微生物菌粉混合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微生物菌粉的用量为有机物料重量的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粉为黑曲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和根瘤菌按照质量比2:2:3:3:5:3混合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海鲜壳和厌氧污泥的质量比为1:1.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混合粉末与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1克:8-12毫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环保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粒料、碳酸钙粉末、环氧树脂粉末的质量比为100:3:4混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效缓释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20-30份、动物粪50-60份、食物垃圾7-12份、蛭石粉10-15份、凹凸棒土15-20份、糠醛渣5-10份、海藻渣10-15份、菊花渣4-9份、豆渣5-10份、菜籽饼5-10份、改性海鲜壳粉10-15份、微量元素0.4-0.8份和桉树油2-5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效缓释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秸秆26份、动物粪55份、食物垃圾9份、蛭石粉13份、凹凸棒土18份、糠醛渣8份、海藻渣13份、菊花渣7份、豆渣8份、菜籽饼8份、改性海鲜壳粉13份、微量元素0.6份和桉树油3.8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长效缓释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铜、锌、铁、锰、硼和钼中的至少两种混合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安县出尘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来安县出尘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807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