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7811.5 | 申请日: | 201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4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站良;吴文卫;杨子轩;蒋庆来;钱琪所;杨敏;毕廷涛;孙晶;王金华;姬成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4B103/1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王远同 |
| 地址: | 65003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熔铸 资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以铝合金熔铸过程中产生的铝渣为原料,经风选、高温烧结、高温收尘、低温收尘等工序处理后,得到水泥速凝剂产品和铝锭熔铸的精炼剂产品,本发明为铝渣经济有效地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制得水泥速凝剂产品和铝锭熔铸用精炼剂产品,本发明实现了危险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且获得的产品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绿色环保,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属于铝材加工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01年以来,我国铝型材消耗量一直快速增长。多年来,一直成为全球铝型材消耗量最大的市场,约占全球铝型材消耗量的58%。2012年~2016年,中国分别消耗了约1256万吨、1396万吨、1544万吨、1682万吨、1882万吨铝型材产品。
铝材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污染物,熔铸铝渣就是其中产量比较大的一种。铝渣是铝熔炼时产生的一些不纯混合金属结渣,这些熔铸铝渣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氟元素,其浸出毒性试验通常超出一般工业二类固体废物的要求,如不妥善处理,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还污染环境。为此,研制开发一种经济有效地资源化处理铝渣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以铝合金熔铸过程中产生的铝渣为原料,经风选、高温烧结、高温收尘、低温收尘等工序处理后,得到水泥速凝剂产品和铝锭熔铸所需的精炼剂产品,本发明为铝渣经济有效地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铝合金熔铸过程中产生的铝渣装入风力分选设备中,经风力分选将铝渣中的金属铝合金进行分离;
(2)将步骤(1)分离后的铝渣置于沸腾炉内,并向沸腾炉内加入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中一种或任意比几种的混合物,反应后,在沸腾炉的底部回收铝渣焙砂,在沸腾炉顶部处得到高温含尘烟气;
(3)将步骤(2)得到的高温含尘烟气再经高温处理后,获得粉尘和烟气,将粉尘与步骤(2)获得的铝渣焙砂混合得到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氧化铁,得到水泥速凝剂;
(4)步骤(3)高温处理后得到的烟气经低温处理后,富含氟氯的烟气凝华后形成粉尘,收集粉尘并向粉尘中添加硝酸钠和/或氯化钠制得用作铝锭熔铸过程中的精炼剂,未凝华的除尘后的低尘气体经处理后排空。
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900~1300 oC。
所述步骤(3)中高温处理采用高温除尘器进行,且高温除尘器温度为700~900℃。
所述步骤(4)中低温处理设备为低温除尘器,所述低温处理的温度为200~300℃。
所述步骤(4)中低温处理采用低温除尘器进行,所述低温除尘器温度为200~300℃。
所述步骤(2)中,铝渣与加入的混合物的质量比为1:0.2~5。
所述步骤(3)中铝渣焙砂与氧化铁的质量比为1:0.2~0.6。
所述步骤(1)中风力分选设备为风力分选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了铝合金熔铸铝渣的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同时可以制得水泥速凝剂产品和铝锭熔铸用精炼剂产品。
(2)本发明实现了危险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且获得的产品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3)本发明简单易行,环保效益高,生产效率高,设备投资少,能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未经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8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