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大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制备及其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6189.6 | 申请日: | 201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8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丹;周培;支月娥;蒋淼;王军才;陈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5/01;C12N13/00;B09C1/10;C12R1/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巨大 芽孢 杆菌 及其 制备 土壤 重金属 修复 应用 | ||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制备及其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涉及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T‑5 CGMCC NO.12910,利用本发明菌株固体制剂施用可有效降低土壤硝酸盐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本发明制备简便,操作方便,处理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土壤修复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制备及其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但设施栽培环境的特殊性及不科学的管理,使得设施蔬菜生产高度依赖化肥、复合肥等肥料,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次生盐渍化等诸多生产问题的产生。特别是土壤酸化会提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进而加剧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其中,由农化物带来的Cd、Pb、Cu污染最为突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施肥、管理方式的差异,土壤往往存在着次生盐渍化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不仅直接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作物减产,而且污染因子容易通过食物链方式进入人体,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修复和治理设施蔬菜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和重金属污染对保护土壤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菌剂制备及其土壤重金属修复应用,能够对土壤硝酸盐的降解以及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提高,并且能够促进蔬菜生长、强化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实现土壤修复和蔬菜生产的双重功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株,即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T-5,目前该菌株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CGMCCNO.12910,保藏日期是2016年8月26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邮编:100101。
本发明涉及上述巨大芽孢杆菌NCT-5(CGMCC NO.12910)的实现方法,以巨大芽孢杆菌CGMCC NO.4698作为出发菌,经紫外光诱变和过硝酸盐转化率及酸碱度筛选后经N+注入后得到。
所述的出发菌,即巨大芽孢杆菌(CGMCC NO.4698)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CGMCC),保藏编号CGMCC NO.4698,保藏日期是2011年3月21日。
所述的紫外光诱变是指:采用但不限于紫外灯对出发菌的菌悬液照射。
所述的筛选是指:将巨大芽孢杆菌(CGMCC NO.4698)作为出发菌,制备成菌悬液后涂布于含有重金属和NO3-的平板上培养并挑取取单菌落转接至含有重金属和NO3-的液体培养基中再次培养,挑取其中硝酸盐转化率和酸碱度符合要求的菌株。
所述的重金属是指:Cd、Pb、Cu,具体为:1.0~10.0mg/L的Cd2+、0.5~5.0g/L的Pb2+、0.5~5.0g/L的Cu2+。
所述的N+注入是指:将符合要求的菌株制备成菌悬液,采用78~234×1013N+/cm2注入剂量进行N+注入。
所述的筛选,优选将第一次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再次筛选。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上述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NCT-5的应用,将其作用于次生盐碱化土壤以实现土壤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