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662465.1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红涛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装置 生态氧 圆环 喷头 水伞 水处理技术领域 固定结构 技术设计 下表面 下端 增氧 环绕 外围 水面 |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伞喷头,本装置还包括环绕在每个水伞喷头下端外围的至少一层圆环网,所述的圆环网下表面与水面之间留有间隙且圆环网通过固定结构定位。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增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景观点或者池塘中,一般会采用曝气装置进行增氧。
曝气装置的增氧,其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水质氧气改善要求,但是,不论是曝气装置还是喷泉的方式,还是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即,增氧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增氧效率且成本更低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伞喷头,本装置还包括环绕在每个水伞喷头下端外围的至少一层圆环网,所述的圆环网下表面与水面之间留有间隙且圆环网通过固定结构定位。
通过设计水伞喷头,其可以扩大水的喷射面积和水的雾化程度,协同圆环网的结构,圆环网可以对水伞喷头喷射后的向下落下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即,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通过阳光的照射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增氧,不仅增氧效率更高,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圆环网具有若干层,且若干层圆环网从上到下依次层叠。
层数的设计,其不宜设计过多,过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生产难度的增大。
层叠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泡产生量。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上下相邻的两层圆环网之间留有间距。
间距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泡的产生量。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上下相邻的两层圆环网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且所述的支撑结构由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点合围形成。
该结构其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以及组装,同时,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和位移等等现象。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支撑点设置在每层圆环网的上表面,在每层圆环网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筒,相邻两层圆环网中的下层圆环网上的支撑点与另外一层圆环网上的定位筒一一插接连接。
该结构其可以提高组装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支撑点呈圆锥形结构。
该结构其便于加工和后续的组装。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圆环网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或者所述的圆环网网孔孔径相等;或者所述的圆环网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扩大。
该结构其便于气泡的产量量,以及起到过滤的作用。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圆环网单边截面呈一字型、波浪形和U字形中的任意一种。
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异形结构。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圆环网呈筒状锥形结构。
该结构其便于水的流动。
在上述的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中,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圆环网的周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该结构其便于后续的组装和拆卸。
安装架为圆环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上生态制氧系统
- 下一篇: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