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61315.9 | 申请日: | 201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5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白林森;梁莲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恒利弘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B11/00;B29B1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1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金属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所述金属经过如下处理:预处理-表面涂覆耐腐蚀涂层-激光刻凹槽-电化学腐蚀-冷冻干燥-化学腐蚀-热处理除去金属基材中的水分和涂层,其中热处理步骤为:将经过化学腐蚀的金属基材置于体积分数为2~5%H2/N2混合气氛中进行程序升温,程序升温过程为15℃/min升至160℃,保温时间0.5~2h,然后5℃/min升至365℃,保温时间2~3h,然后20oC/min升至500℃,保温时间0.5~1h,混合气吹扫降至室温,最终获得的金属表面含有电化学腐蚀的大孔和化学腐蚀的介孔,其中大孔的孔径范围为1-200μm,大孔的孔深10~90μm,介孔的孔径范围为2-40nm,水分低于30mg/m2;
所述大孔的孔径范围为50~60μm,介孔的孔径范围为10-20nm。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为碱性除油预处理,碱性除油剂由30g/L碳酸钠、30g/L磷酸三钠、15g/L硅酸钠和去离子水组成,处理温度50℃;或酸性除油预处理,酸性除油剂由100ml/L 的d=1.84硫酸、25g/L OP乳化剂和去离子水组成,处理温度为室温;且预处理前还包含有磨光、抛光、滚光、喷砂或抛丸中的一种除去铝或铝合金表面纳米级的天然氧化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涂覆耐腐蚀涂层为热塑性树脂涂层,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中的一种,涂覆方式为喷涂,涂层的厚度为5-2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激光获得的凹槽在含有涂层的金属基材上有规则的均匀分布,凹槽的孔径为1-200μm,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表面涂覆耐腐蚀涂层的厚度,以露出基材金属,用于导电,激光刻凹槽的参数:电流5-10A,频率2-4KHz。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化学腐蚀大孔的过程为:将经过预腐蚀的金属作为阳极,石墨作为阴极,同时浸泡于混合腐蚀液,接直流电源,所述混合腐蚀液包括1~3wt.%盐酸、0.5~1wt.%硫酸、0.2~1wt.%草酸和0.1~0.15wt.%AlCl3溶液,直流通电腐蚀过程中辅助有超声处理,超声频率40~100KHz,温度30~40℃,时间3~5min,电流密度50-200mA/cm2,然后纯水洗涤,获得的腐蚀大孔与凹槽孔径大小一致,所述大孔的孔径为1-200μm,深度为10-9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冻干燥:将腐蚀后的金属基材置于温度低于0℃的冷库或冰箱中0.5~5h,然后置于冷冻干燥机中干燥,除去孔中的水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腐蚀介孔的过程为将经过冷冻干燥的金属基体放入T液中浸泡,通过腐蚀,在大孔孔壁上形成化学腐蚀的介孔,所述T液的成分中包含脂氨酸。
8.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一种铝或铝合金金属表面处理方法获得的铝或铝合金外壳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或铝合金基材用作移动电子终端的纳米注塑基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恒利弘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恒利弘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3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