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及系统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55923.9 | 申请日: | 201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清海;秦超;李静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74 | 分类号: | G01S13/7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随机 距离 滞后 航迹 关联 融合 方法 系统 应用 | ||
1.一种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输入第一类参考航迹和多条其他类航迹;选定大小为n的窗口;计算滞后相关性;找到满足相关性阈值的航迹集合;对集合中航迹相关性进行随机距离验证;计算具有滞后关联的航迹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关联关系排序,找到关联关系最大的航迹并以之为关联航迹,利用最小二乘法从航迹滞后时刻开始进行融合;
所述计算滞后相关性的方法包括:
为参考航迹时间序列数据,为第k个需要比较的航迹序列流,计算两支序列是否具有滞后相关性,有,则计算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航迹序列和中都具有三个基本属性;M时刻两个数据航迹序列表示为:
进一步包括:
(1)根据窗口大小n,考虑多维空间距离,定义两个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性系数:
(2)根据公式求得其他两个属性的滞后相关系数为:ρ(lW)和ρ(lH),得到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为:
(3)找到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最大时刻,并记录该时刻和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找到满足相关性阈值的航迹集合具体包括:
(1)阈值θ的选取,阈值的选取根据滞后航迹之间的重叠范围的大小确定;
(2)对集合中的航迹相关性进行判断,满足阈值θ的放到相关性解集合中,并标明滞后时刻l。
3.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的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系统包括:
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第一类参考航迹和多条其他类航迹;
选定模块,用于选定大小为n的窗口;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滞后相关性;找到满足相关性阈值的航迹集合;
验证模块,用于对集合中航迹相关性进行随机距离验证;
确定模块,用于计算具有滞后关联的航迹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对关联关系排序,找到关联关系最大的航迹并以之为关联航迹,利用最小二乘法从航迹滞后时刻开始进行融合;
所述计算滞后相关性的方法包括:
为参考航迹时间序列数据,为第k个需要比较的航迹序列流,计算两支序列是否具有滞后相关性,有,则计算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航迹序列和中都具有三个基本属性;M时刻两个数据航迹序列表示为:
进一步包括:
(1)根据窗口大小n,考虑多维空间距离,定义两个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性系数:
(2)根据公式求得其他两个属性的滞后相关系数为:ρ(lW)和ρ(lH),得到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为:
(3)找到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最大时刻,并记录该时刻和多属性数据航迹序列滞后相关系数值。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基于随机距离的滞后航迹关联融合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中电科西电科大雷达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9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环境态势分析的雷达目标跟踪方法
- 下一篇:雷达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