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果酸的萃取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649898.3 | 申请日: | 2018-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坚;王朝云;易永健;周晚来;汪洪鹰;余旺;杨媛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A61P25/20;A61P35/00;A61P31/04;A61P31/12;A61P3/06;A61P9/12;A61P39/06;A61P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莫舒颖 |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果酸 萃取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熊果酸的萃取方法和应用,所述萃取方法包括步骤:S1、取锁阳粉末与乙醇、低共熔溶剂混合,超声提取,离心,得到熊果酸粗提液;S2、将所述熊果酸粗提液与无机盐混合得到混合液,调整所述混合液的温度、pH,得到熊果酸。本发明采用使用条件更为温和的盐析萃取体系,降低了有机溶剂提取的潜在危险,而且本发明还使用环境友好型的低共熔溶剂作为添加剂提高产品提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的萃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熊果酸的萃取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为多年生、全寄生种子植物,植株肉质、棕褐色,多寄生于蒺藜科白刺属植物根部。锁阳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性甘、温,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养筋之功用。研究表明,锁阳具有增强免疫、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抗应激、抗胃溃疡、促进机体性成熟等作用。锁阳中含有黄酮类、三萜类、鞣质类、多糖、氨基酸、有机酸、甾体类等活性成分。其中,熊果酸,又名乌苏酸、乌索酸、α-香树脂醇,是一种弱酸性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具有镇静、抗肿瘤、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抗艾滋病等作用。
目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成分主要还是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然而有机溶剂使用量过大以及提取的时间过长都会增加生产的成本,同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对绿色化工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天然产物提取方法,采用更加温和的萃取方法,力争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并且缩短提取时间。
熊果酸的传统萃取方法大多是采用乙醇加热回流萃取的方法,这样使用的乙醇用量较大,同时回流提取时间长,甚至还增加了潜在的危险,而且提取效率也不高,回收熊果酸也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提取时有机溶剂使用量大、回流提取时间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熊果酸和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熊果酸的萃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取锁阳粉末与乙醇、低共熔溶剂混合,超声提取,离心,得到熊果酸粗提液;
S2、将所述熊果酸粗提液与无机盐混合得到混合液,调整所述混合液的温度、pH,得到熊果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之前,将锁阳干燥、粉碎,得到锁阳粉末,所述锁阳粉末的目数为60-80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优选为70%;和/或,所述低共熔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优选为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共熔溶剂为氯化胆碱-乙酰胺、氯化胆碱-丙三醇、氯化胆碱-丁二酸、氯化胆碱-柠檬酸、氯化胆碱-氯化锌、氯化胆碱-甘露醇、氯化胆碱-草酸、氯化胆碱-尿素、氯化胆碱-苯甲酸或氯化胆碱-水杨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阳粉末与混合后溶液中的液体的固液比为(1:10)-(1:50),优选为1:20;和/或,所述超声提取的时间为20-40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盐为硫酸铵、磷酸钾或硫酸钠,优选为硫酸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硫酸钠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20%,优选为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调整所述混合液的温度为25℃-45℃,优选为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酸、碱或缓冲液来调整所述混合液的pH,所述pH为2-7,优选pH为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萃取方法在回收熊果酸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收熊果酸的方法包括上述萃取方法,还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9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